阿米尔在十二岁那年亲眼目睹哈桑被三个大孩子强奸,那时的他没能勇敢的挺身而出——如从前哈桑保护他一般保护哈桑。
因为自己的内疚与愧疚,他彻夜难眠,也因为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良知,悔恨而极端。他一下又一下地把大颗的石榴砸在哈桑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反抗,希望他们能够大打出手,让他排解出所有的内疚,但是哈桑只是默默地承受。为了摆脱内心的那头野兽,他甚至设计陷害哈桑。
可是讽刺的是,最终,哈桑为了守护他的宅子而死。
他的好友拉辛汗是那个如同指路明灯一般的人物,他给了阿米尔一个赎罪的机会,挣扎和犹豫之后,阿米尔终于决定去接回索拉博——他同父异母兄弟哈桑的儿子,他的亲侄子。
坏人总是会回来的,又一次,阿塞夫如同当年侵犯哈桑一样的对待索拉博,这一次,阿米尔终于没有再退缩。
索拉博亲手做到了当年哈桑想做却没能做到的——让阿塞夫成为“独眼龙阿塞夫”。
原以为所有的苦难就此结束,却没料到又生变故,如同哈桑悲剧的人生,索拉博在听到阿米尔要暂时把他送回孤儿院的消息后割腕自杀,虽然后来被救过来,但却已心死如灰。
故事的结尾,一切都是无声的,但让我们相信,总会好起来。因为,索拉博的眼中重新有了灵动的光芒,而“我”会对索拉博如同当年哈桑对待“我”一般。
【人物】
阿米尔
作者以阿米尔为第一人称,对其内心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一个少年渴望得到父亲肯定,嫉妒、任性、孩子气。
遇事时,内心真实的挣扎和恐惧,邪恶和道德的摇摆。
这样赤裸裸的揭露十分难得,也是小说中最触动人心的一部分,因为真实的可怕。
阿米尔的赎罪构成了小说最大的反转,一个懦弱了三十八年的男人,终于赢得了自己内心与那头黑熊的搏斗。
哈桑
哈桑是这部小说中最催人泪下的一个角色,命运从降生的那刻就对他不公,但他却一生笑对人生,从不抱怨,从不背叛,从不埋怨他人。
哈桑是如同圣人来到人间替人们受难一般的角色,他的身上有他多神迹:
他总是知道风筝掉落的方向,他知道阿米尔对他所做的一切却选择了原谅,他预言哈扎拉人的悲惨命运……
就连他的死去,都背负着“忠心”的十字架,守护着那个曾经背叛陷害他的人。
【后记】
2017年开年至今,很久没能完成一个星期读书五小时的目标了,那些书籍总是看了三两页就不再愿意读下去,而《追风筝的人》却让我熬夜两三次,不停手地读下去。
两年前就曾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就很震撼,但很多心理活动着实比不上小说的细腻。
看七八九三章内容时,几度泣不成声,是对哈桑遭遇的心疼,更是心疼哈桑的“好”,阿米尔的石榴仿佛是砸在我的心上,就那样,我体会着哈桑的痛,也同样经历着阿米尔的挣扎和内疚。
阿米尔不是个坏孩子,所以他的错误让他内疚让他自责,让他在成年后对索拉雅的错误宽容对待,因为曾经犯过错,所以更慈悲。这大概就是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好人为过错而痛苦,故而会想方设法去补救,去赎罪。而坏人(阿塞夫)即便拥有了那样优越的生活条件,拥有很多财富,家里有钱有势,却依旧成为了手握屠刀的屠夫。
为你,千千万万遍。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是无法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痛苦的。能够面对自己,是最大的勇敢。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