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到索拉博,找到哈桑生命的延续。

MoMo 2021年6月8日08:19:07
评论
181

《追风筝的人》17~19章

还小的时候,我还没有领悟到道别的重要。因为有些离开,有些转身,就是永远。从我孩提时代出现在生命里的人,一个个离我远去,他们要么被死亡夺去灵肉,要么在临近死亡的路上。

哈桑的生命终于在贪婪残暴的塔利班的迫害下画下句点。他淳厚忠正的秉性和音容笑貌,以及给我生命留下的全部痕迹最终只压缩成了两页薄薄的信纸和一张宝丽莱相片。

哪怕是仅仅通过这哈桑生命的蛛丝马迹和零碎一角,我依然可以隔着信纸感受到他深入血骨的正直和不屈以及对我的那份从未随时光流逝而改变的忠诚。然而,这份忠诚和执着像一双无形的手,最终残忍地将哈桑推向死亡深渊。

仿佛通过哈桑的眼睛我可以看见那个可怖的地狱般存在的阿富汗。那个国度不再仁慈,杀戮的阴影让人们战战兢兢。可憎的野蛮人不顾人类尊严地统治着他们。野蛮人烧杀抢掠,哀嚎遍野,饿殍满地。国家惨烈的程度和北方联盟占领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贪婪的野蛮人盯上了爸爸在喀布尔建设的豪宅,为我们守护房子的哈桑势单力薄,塔利班的党羽很轻易地诬陷哈桑——一个哈扎拉人各种欲加之罪。而铁骨铮铮的哈桑誓死守护着我们在喀布尔永远的家,可怜的忠诚最终让他成了魔鬼枪口下的牺牲品。

哈桑,这个可怜又正义的哈桑。如果前一秒我的心还沉湎在对死去的哈桑的哀痛和愧怍之中,下一秒我开始在心里祈祷,阿米尔的人生应该重新来过。

因为拉辛汗为我揭开了一个爸爸用生命圆的38年的一个谎——哈桑不是阿里的亲生儿子,他是爸爸和阿里的妻子发生关系生下的私生子。我从一个深渊跌入另一个深渊,再也看不见光亮。

原来,阿米尔38年的人生自始自终活在一个谎言里。爸爸的教诲有一次在耳畔响起: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而爸爸呢?他偷走了世界上多么神圣的东西:我得知有兄弟的权利,哈桑的身份,阿里的荣誉和他自己的尊严。

我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拉辛汗传唤我到这里来,不仅仅是为了洗刷我的罪名,还有爸爸的。这一次,我终于不再犹豫,我要去把索拉博从喀布尔带回来,那是哈桑——阿米尔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兄弟生命的延续。

我就这样踏上了去往喀布尔的路途,似接受生命的感召。那个我曾经和兔唇弟弟一起追过风筝的地方已经面目全非,当我作为一个阿富汗人,走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却要用愚蠢的大胡子作为伪装向塔利班以示友好。而回到阿富汗的我竟可笑地发现自己像个游客。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从来算不上一个真正的阿富汗人。

我住在喀布尔豪华的富人区里,在爸爸的荫蔽下成长,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而真正的阿富汗人,他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孩子们饿到没有力气去追逐过往的车辆。这些,都是我所不曾看见的世界。

我羞愧于对阿富汗近乎贫瘠的认知,曾经优渥的生活让我对现在满目的荒凉更加痛惜、愧怍。如果没有找到哈桑的孩子,我将再也没有勇气回到美国偏安一隅,我半个生命都将随着曾经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离去而失落在这片尸骸遍地的土地上。

我要找到索拉博,找到哈桑生命的延续。

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8日08:19: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353.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