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读到关于阿富汗的书,作者是阿裔美国人卡勒德•胡塞尼,说实在的,外国人名字挺难记的,直到现在我才记着!全书以第一人称写作,仿佛在叙述自己的故事!
这本书越读越让人感动,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叹!这本书涉及到的面太多,一个人命运,一个国家的命运,涉及了历史、战争、种族、阶级、宗教、伦理、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勇敢、懦弱、赎罪……
以风筝开始,也以风筝结束,显然风筝在阿富汗人们心中已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种追求的目标!
少爷阿米尔,奴仆哈桑,哈桑为了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从一开始出生,两人就陷入了不同的命运,什么逊尼派、什叶派,什么哈扎拉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两人一起度过了难忘的童年,一起爬树,在树上刻下名字,听他讲故事。“为什么他必须感到悲伤才会流泪,他不可以闻闻洋葱吗”,忠实的哈桑提出了让阿米尔无言以对的问题!
阿米尔想成为作家,他父亲的朋友拉辛汗给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鼓励:总有一天,奉安拉之名,你会成为了不起的作家!全世界的人都会读你的故事!这段鼓励,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无法磨灭得记忆与动力!
一切美好都在12岁那年一次追逐风筝后破灭,哈桑和阿里离开了!哈桑为了守护少爷的蓝色风筝,忍受了欺辱,而懦弱的阿米尔并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默默躲在了一旁。哈桑为他承担了一切!
他们的祖国,阿富汗遭受着贫穷,屈辱,于是阿米尔带着对哈桑的亏欠,他们辗转来到了美国!似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二十年后,阿米尔收到了拉辛的一封信!他告诉他: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这应该是一次心灵的救赎!
没有良心,没有道德的人他不会痛苦,罪行导致善行那是一种获救!在阿米尔心里似乎故乡的一切尤其哈桑在召唤自己的内心,这一次,他打算为了哈桑,千千万万遍!
他再次来到故土,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哈桑不在了,而哈桑最大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儿子卡拉博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自由的人,还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他自己则会永远守候在喀布尔,等待着阿米尔归来!
阿米尔克服了自己的懦弱,克服种种困难,将卡拉博带回了美国!不管结局好坏,到了最后给人的感觉是感动与温暖!
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