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MoMo 2021年6月8日08:35:22
评论
212

前几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今天晚上又特意把电影版《追风筝的人》看了一遍,感触很深,尤其是当我看到阿米尔读哈桑写给他的信,我居然也哭了。(原谅我泪腺比较发达)

故事里,主人翁阿米尔和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哈桑处处维护阿米尔,对他忠心耿耿,别人出生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一般是爸爸或者妈妈,而他说出的是阿米尔的名字。

然而,阿米尔似乎一直觉得爸爸偏爱哈桑,他渴望得到爸爸全部的关注,他对爸爸的爱的渴望大过一切。这一切都导致了那场风筝大赛后,哈桑为阿米尔追到了最后一只风筝,为了实现他对阿米尔的承诺,他拒绝了阿塞夫要交换风筝的要求,导致他被强暴。而阿米尔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他没有挺身而出,像哈桑无数次为他做的一样。他害怕阿塞夫,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那只风筝的重视大过于哈桑,毕竟得到那只风筝,就能得到爸爸的赞美与肯定。

这件事发生后,阿米尔无法面对哈桑,更准确地说,他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良心。于是,他选择了最不明智的做法——诬陷哈桑偷东西,然后把他赶走。

当哈桑在爸爸面前承认东西是他偷的的时候,真令人心碎。他即使知道阿米尔在说谎,知道他面临被驱逐的命运,但依然忠心地为他承担一切。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阿米尔从未停止想念哈桑,哈桑的样子出现在他生命的每一刻。他在逃离阿富汗时,会想哈桑现在怎么样了呢;他在结婚时,会想哈桑娶得人又是谁呢;他在爸爸去世时,会想哈桑知道这个消息该有多难过呢。

直到后来,拉辛汗病重让他回国,此刻,他才知道原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但为时已晚,哈桑已不在人世——为了守护阿米尔的房子而被枪杀。拉辛汗拜托他去把哈桑在这世上唯一留下的骨肉索拉博接回来,阿米尔虽然犹疑,但他一定会去做的,因为这是一条让他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一条自我解脱与救赎的路。

没想到,索拉博落入了阿塞夫的手中。在阿米尔被阿塞夫用不锈钢圈套击打时,他虽然体无完肤,却心病痊愈,他终于体会到被惩罚的快感,不再因为良心的谴责而夜夜失眠。接着,就像命运的轮回一样,索拉博像多年前哈桑为他挺身而出一样,用弹弓瞄准了阿塞夫的左眼。

索拉博救了他,准确的说他们是互相拯救。

就像是冥冥注定的联系,他和索拉博也在同一个屋子里长大,跟同一群人生活,但现在世上只剩下他们两个。

阿米尔想要收养索拉博,但按照程序,最好的办法是将他送到孤儿院一阵子。在此之前,阿米尔向索拉博承诺再也不把他送到那里去,这样出尔反尔,让索拉博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尽管自杀未遂,但每天活的浑浑噩噩,进入一种自闭的状态。

直到最后,有一点点小小的奇迹出现,他们在放风筝的时候,索拉博眼里出现了一点光芒,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阿米尔像多年以前哈桑为他追最后一只风筝一样,为索拉博追风筝,为他,千千万万遍。

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回顾全文,最让我感动的是阿米尔十三岁生日那天,在风筝事件发生后不久,爸爸为阿米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他收到了很多礼物,但当隔天,阿里递给他生日礼物——一本精装版《沙纳玛》的时候,我居然忍不住泪水。

我想象着哈桑是如何跟阿里说阿米尔少爷的这本书已经破烂不堪了,我们送他一本新的吧,每一页都有手绘插图的那种。尽管他和阿里都看不懂书上的任何一个字,尽管他已经知道了阿米尔在他受辱时袖手旁观,但哈桑还是处处为阿米尔着想,即使不能给他最好的,也要给他我能给的中最好的。

这是一本关于爱、背叛与救赎的书,不知道你是否被作者笔下的款款深情所打动。不知道你生命中是否有这样一个人,让你无所顾忌得为他付出,为他,千千万万遍。

最后,珍选本书经典语录送给大家:

🍃 为你,千千万万遍。

🍃 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我不记得那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记忆与我同在,将美好的往事完美的浓缩起来,如同一笔浓墨重彩,涂抹在我们那已经变得灰白单调的生活画布上。

🍃当罪恶导致善行,那就是最大的救赎。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8日08:35: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369.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