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令人泪奔的小说里,因战乱而随父亲离开阿富汗、移民到美国的主人公阿米尔回忆了他的阿富汗故事。他写了很多人,包括爸爸、仆人哈桑和阿里、爸爸好友拉辛汗……每个人物都伴随着一个或者多个故事,作者以悲哀的口吻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人的故事。
在阿富汗,主人公阿米尔生于富裕的家庭,爸爸是了不起的商人,妈妈是大学老师(可惜妈妈在生下阿米尔的时候就死了),他们家有两位分别叫做 阿里和哈桑 的哈扎拉仆人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某些缘故,阿米尔的法官爷爷收养了年轻的阿里,于是,阿里和爸爸一块长大,爸爸拿阿里当兄弟看并留他在家里做事。据爸爸说,哈桑是阿里的儿子……哈桑和阿米尔是吃同一个乳母的奶水长大的,他们相处很好,经常一起玩,而哈桑也对他的主人阿米尔无比忠诚——正如哈桑所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一次风筝大赛上,哈桑在为“我”追到最后一只跌落的蓝色风筝后,就在那小巷的死胡同末端,他被三个人围住,被一个叫做阿塞夫的纨绔子弟强暴了(在阿富汗,“奸”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侮辱)。而我躲在一旁冷冷观望,然后跑开。“我假装没有看到他裤子后面深色的污渍,也假装没有看到从他双腿之间滴下的血滴,它们滴下来,将雪地染成黑色”——而我这样对他麻木和漠视,就因为自私、懦弱和没有勇气,或者,只因为哈桑是卑微的哈扎拉仆人……之后,为了减少哈桑的伤痛,也为了缓和我的苦楚,趁阿里和哈桑外出买菜的时候,我把一叠钞票和一只手表塞在哈桑房间的毛毯下面——我栽赃他,只为了向爸爸诬陷哈桑并赶走他。随后爸爸原谅了哈桑,但没想到,诚实善良的阿里和哈桑执意离开,“我们没法在这里生活下去了”——他们知道,身为少爷的阿米尔容不下他们……
在爸爸去世十五年后,从爸爸的好朋友拉辛汗口中,阿米尔得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我”懊恼万分,为自己过去对哈桑的所作所为悲痛不已……我想去赎罪,却得知哈桑被塔利班开枪打死了……再后来,我冒着生命危险到塔利班所在地去找可恶的阿塞夫算账,只为救回他唯一一个小儿子索拉博……可怜的索拉博,他也受尽折磨……在从阿富汗辗转巴基斯坦后,我还差点害得哈桑的小儿子在浴室自杀……终于,历经种种磨难,我将索拉博带离充满不堪回首的过去的是非之地,飞往远在美国的家,开启我的赎罪之旅……
正如译者所言,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里面,风筝象征着亲情、友情、爱情,也寓意着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