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过程中,心里真是五味杂粮……尤其是一乐生病许三观不管身体受不受得了频繁卖血的时候,好担心他最后因卖血过量而死,所幸,故事的结局是好的。
开篇首先就被村里人以卖血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骨的做法给惊到了,这不是仅凭一个卖了血的人所能决定并被人们所认可的观点,可想而知,这个观点的背后暗藏了多少人是以卖血来维持生活的。
紧接着又被阿方和龙根不断喝水以使血液增多的做法给惊住了,似乎不言而喻,这一定是他们卖血的传统了,就像一个仪式一样……物质决定意识,真是时代的悲哀。
许三观,许玉兰,阿方,根龙,李血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许三观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靠卖血度过了人生中的一次次难关,不幸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却只能靠卖血来解决。娶媳妇卖血,为一乐闯的祸卖血,为弥补林芬芳卖血,为解决荒灾卖血……甚至最后老了无灾无难时却杞人忧天也想卖血,我觉得许三观卖血已经到了麻木的地步,就好像,卖血才能让他有安全感,只有卖血才能让他觉得生活在继续。文中涉及到的卖血的人又何止许三观一个,相对于许三观,阿方和根龙的结局似乎就不那么乐观,一个垮了身体,一个死在了医院里,可悲又可怜,可是处于那个时代的人又有别的什么办法呢,如若不是生活所逼谁又会去卖血(哪像现在的我献血我快乐),去卖祖宗呢,一个人的事迹折射出一代人的命运,我不禁去想,来喜和来顺的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等着他们,他们还年轻,尚未娶妻,当许三观告诉他们卖血挣钱多、卖血前多喝水、卖完写要吃猪肝和黄酒时,当年和阿方根龙去卖血的情景又重现了,有了一次卖血的经历,来喜和来顺会像阿龙那样不幸卖血死去,还是会像许三观那样能安享晚年,还是会有另外的结局?
别管过程多艰难,总之,许三观挺过来了,这要比《活着》里的福贵幸运的太多了,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着命,和它磕碜到底,总会过去的,没必要郁郁寡欢,走一步再走一步总会走到头,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神马都是浮云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