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有种无力感,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仿佛有很多话要说,可打开九宫格却发现语言组织不起来。
有书单推荐说《许三观卖血记》是外国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五本必读之一,又看到书评说莫言事实是以西方思维写本土,而还有一类是本土思维写本土作品,余华则是自成体系,以浅薄的见识,我觉得更高的赞美这本书都是称得上,不过分的!
12次卖血(最后一次没卖成),为自己为家人,个中心酸,凄凉我觉得单单看着文字无法体会九牛一毛,就像许玉兰说:“城里谁会去卖血,那是等同或比出轨更加令人羞耻的事。”快结尾出,三个儿子各成家搬走,想吃"青椒炒猪肝,添二两黄酒",情不自禁地又跑去卖血,这时不是没有钱消费不起,而是对从前血泪生活(许玉兰说用血长大的三个儿子)的阴影难以摆脱,特别是当新的血头告诉他:你的血没人要了,许三观像疯了一样,围着城僵尸般地走,自言自语…因为他刻在骨子里危难时卖血解决问题的方法崩溃了,他担心恐惧自己再也承受不了生活的意外。
《活着》是对生活,命运无法把握,而大概化,必须学会活着只是为活着本身,而不是之外的东西的话,那许三观就是他的更加具体的表现版本。在战争、人民公社,饥荒年、文化大革命中令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是前面“能吃三碗饭女儿就是他的人”,23章"今天你们爹生日,给你们每个人用嘴炒一道菜"还有后面“家庭批斗大会”,读着读着,脸皮要抽动的感觉,可是内心却告诉你那是荒唐,超过悲伤的东西,用哭笑不得这种成语更是苍白的像白开水,前两天看到黑色幽默这几个字,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概括得了。
关于家庭,里面也有很多荒诞不经的内容,例如看吃饭选女婿,用八角三分拐了许玉兰,许一乐的推让,许三观出轨戴眼镜上门义正言辞谴责,最后拿着那些礼品又在许玉兰骂声中灰溜溜的走………作者是想说在这种压抑、动荡不安、朝不保夕的环境中,人的三观变得扭曲,甚歪邪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