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意识到自己已是无用之人,容易陷入深深的绝望

MoMo 2021年6月11日08:24:15
评论
247

这是我读余华的第二本书,书里的许三观和《活着》里的福贵一样,其实心地都很善良,都在以一种很难形容的方式成长。许三观朝着搬家的方铁匠客气地笑,福贵也极力地迎合要砸锅炼铁的队长,他们的行为有时候看来让人费解,却从来不让人生厌。也许慢慢学会宽容和理解。

余华的书就是这样,越往后看越能感觉,原来白描出来的人物也可以那么丰满形象。主人公们也许不懂什么大道理,面对一些简单的事情上甚至有一些执拗,但就是这种别人眼里的傻,却让这个小人物发光发亮。

纵观整本书许三观的卖血记,一共卖了11次血,除了第一次的好奇和中间一次为了私情,剩下的9次全是生活所迫,而这9次里的7次都是为了一乐。

在书中,有这么一对平凡的夫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和共患难的生活里,一家人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成就一部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的亲情故事。

看完感触比较深,有几个方面 :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其实孩子要的不过是关心和在意,或者至少同等的对待,然后正确引导他们。

关于夫妻问题,其实抛开不要听信那些负能量的流言,虽然那时候的家庭多数在没有爱情的前提下组建起来,如此往后的日子依旧能过得温情。

关于父爱,许三观是真真让我很是感动。一乐病重急需钱治病,许三观立刻就想去各家各处借钱,一刻也没停歇,因为他连像许玉兰一样哭两声的时间都没有,一乐的病等不得,他要抑制住所有伤痛,非常理智的撑下去。他许三观半辈子没有求过人,为了大儿子一乐,他的脸面,男人的尊严什么都不要了,这就是真挚深厚的父爱。

年近50的许三观,在去上海的路上将6次卖血。为了孩子,他愿以命换命。这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父亲的一个缩影!

关于与人交往关系,我们常常因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压力”太过残酷,让人无处可逃,连个容身的地方都变得奢侈。

而我们也习惯站在道德的高度俯视别人,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对别人评头论足,只想着她为什么能这样做,而不是她为什么会这样做,人也是两面性的,有情绪的时候人总容易像个坏人。而论道德和教养,试着理解才是真正的有素养。

人很复杂,轻易去评价一个人会很危险。

喜欢里面一段很经典的话。

“事情都是逼出来来的,人只有被逼上了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有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生活就是这样,被逼到绝境之后,才有了触底反弹,任何你以为过不去的事情和难关,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通过一本书,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家庭的发展历程是所处时代的缩影。

我们虽然不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但是是那个时代的读者。

以下是许三观卖血历程 :

第一次卖血娶媳妇;

第二次为了一乐打架闯祸,替他还方铁匠医药费;

第三次跟林芬芳处得温存后,想给她买东西;

第四次人民公社饿得受不了同时想给孩子们吃顿好的;

第五次为了一乐再回农村前塞钱给他,叫他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

第六次为了讨好队长好让二乐抽调回城,许三观仅仅隔了一个月又去卖血,而队长还一个劲的灌许三观酒,连着喝了两瓶喝到吐,看到这里,心也跟着揪着疼。

又才隔了一个月,在乡下的一乐得了肺炎,被送到上海医治,许三观为了给儿子筹钱治病,在去上海的路上,沿途六个县城去卖血。

几乎每三四天就卖一次,卖之前还有喝冰冷的河水,为了逼自己喝下去,他还准备了盐,之后有两次他被命悬一线,一次是在马路上晕倒了,一次是在医院刚抽完血晕倒。这一段的旅程是最感人的,也是最揪心的。

补充: 第七次在林浦卖血

          第八次在百里卖血

          第九次在松林卖血

          第十次在黄店和来喜来顺兄弟卖血

          第十一次在长宁卖血

结尾沈血头嘲笑许三观的血只能卖给木匠当油漆,让许三观受到了打击,觉得自己太没用了,“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

人最怕意识到自己已是无用之人,容易陷入深深的绝望,还好有许玉华懂她,默默的陪伴许三观。嗯,是个完美的结局。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1日08:24: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574.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