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书评小语:2019年第二十一本书。

MoMo 2021年6月12日16:12:05
评论
236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对这本书的评价是:“ 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没有绚烂的情节,只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民间故事:一个中国家庭忍受贫穷、饥荒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这听起来似乎很严峻,或者很糟糕,但余华令人惊悚而滑稽的风格使小说避免了感伤主义的情调……小说看似普通,却结构巧妙、文字优美,让人难以拒绝,令读者一唱三叹、回味无穷。”(摘自百度)
之前读过《活着》,和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大抵相同。解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满眼红旗、高音喇叭、最高指示的时代烙印下底层民众的生活实录。普通百姓如许三观,没有煊赫的背景和显耀的地位,只有对自己的身体的支配权。
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细胞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许三观要把自己的血当作商品,来完成作为父亲、丈夫、情人应当负的责任。
我记得许三观的买血记录是十一次,每次两大碗(400毫升)。“这血就如同井水,不用水也不多,用了也不会少”,一次卖血能得35元钱,这可是一笔大钱呢。
第一次卖血,他娶了老婆许玉兰。
第二次卖血,儿子一乐打了人家孩子,要赔偿,不得已去卖血。
第三次卖血,睡了初恋情人,心存愧疚。用卖血的钱买了肉骨头、黄豆、绿豆、菊花作为补偿。
第四次卖血,正逢三年自然灾害,为救孩子的命,有一次卖血,带儿子老婆(除了一乐,因为他不是许三观的亲儿子)吃了顿面条,用烤白薯打发了一乐。
第五次卖血,送儿子一乐下乡,卖血钱给了儿子作为盘缠。
第六次卖血,为了请二乐下乡的生产队长吃饭,家里只有两块钱了,连续卖血,许三观的身体已近崩溃。
第七---第十一次卖血,为了去上海给不是亲儿子的一乐治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到了上海。“他病得很重,只有上海的大医院能治。家里没有钱,我就出来卖血。我一路卖过去,卖到上海时,一乐治病的钱就会有了。”
每一次都是因为有了过不去的坎儿,许三观一不偷二不抢,别人的东西我是不会要的,自己的东西用着踏实。只有自己的血属于自己支配。
许三观是真汉子。没有一技之长,那么多沟坎咬牙挺着,作为父亲,从开始的不接纳一乐,到最后拼着命一路卖血去救这个“野种”的命,“父亲”这个词已经升华了。他用最朴素的爱,诠释了什么是父爱如山。
小说最后,许三观走啊走,走过从家到医院的来来回回的路,不用靠卖血度难关的日子里,他仿佛丢失了什么一样落魄伤心。“他们不要我的血了,再遇到灾祸可怎么办啊?” 他走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如同走过了他的一生。每个场景都弥漫着或浓或淡的血液中铁的气味,映衬着似血残阳,把天空和大地都染红了。
“许三观开始哭了,他敞开胸口的衣服走过去,让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吹在他的胸口;让混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颊刷刷地流,流到了脖子里,流到了胸口上。他抬起手去擦了擦,眼泪又流到了他的手上,在他的手掌上流,也在他的手背上流。他的脚在往前走,他的眼泪在往下流。他的头抬着,他的胸也挺着,他的腿迈出去时坚强有力,他的胳膊甩动时也是毫不迟疑,可是他脸上充满了悲伤。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只有眼泪,没有哭声。这是五味杂陈的眼泪,洗刷着曾经的一次次的屈辱,也挎问着我们的心。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但那个畸形的社会带来的人间悲剧不应被眼泪冲走,应该象三观脸上的皱纹一样,深深地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小说的结尾比《活着》让人好受些,毕竟还有希望。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愿许三观们只活在小说故事中吧。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2日16:12: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61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