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读《被讨厌的勇气》

MoMo 2021年6月12日18:34:16
评论
169

人生的意义

——读《被讨厌的勇气》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此前我从未想过我会以这样的一种的形式去读一本书,而且参加活动前两个小时我还给自己找了一堆借口逃避这次活动,幸好最后我还是克服了自己。所以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特别想要感谢一下“行动派_克服拖延症”的这次读书活动以及阿邱的邀请,因为他们,我体会到了一种以前没有体会过的读书的快乐,并且加入了一个很热情的四人读书小组。我们小组四人每人都来自不同的行业,长头发的美女是珠宝设计师,以及在电视台工作和从事机械两位帅哥。而“人生的意义”便是我们当时讨论的主题,所以我便用这个主题做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读后感。

很多人读这本书时更多的是关注书的标题“被讨厌的勇气”以及书里所论述的为什么我们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像邱所论诉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主要希望我们学会直面人生中的不同的声音,不虚与委蛇,不妄自菲薄,不目空一切亦不迷失方向。面对他人的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客观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所有声音,接受喜欢,接受讨厌。有些事情进一步是侵犯退一步是窝囊,有些事情进一步是勇敢退一步是阔海,明白是非曲直,理清缘由,广纳谏言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但是如果完完整整的看完这本书的话就能发现其实到最后书中所探讨的更多的是很多人都曾疑惑过的问题“活着的意义是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本书一共分了五个章节也并用了很多的例子方便理解,分别是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②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③让干涉你的人去见鬼;④要走被讨厌的勇气;⑤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而每一个章节所论诉的东西去掉帮助理解的例子简单得概括的就是: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我们的幸与不幸并不是谁的错,因为幸与不幸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由我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不管是身高长相或是其他我们认为不幸的事物其实大部分都无法改变,所以我们不要去为我们的不幸找原因,而是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方式去考虑它能带给我们的好处,比如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学到的东西以及心境的改变。

第二章“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其实这与第一部分是连接的,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幸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与他人的对比。因为与他人的对比导致我们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于是开始自卑自负甚至自厌,随着这种情绪的加深我们会变得想要逃避现实以及人群,甚至发展成抑郁症。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便是告诉自己没有人能被所有的人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最重要,并且不要与他人对比,即第三章“让干涉你的人去见鬼”。

第三章“让干涉你的人都见鬼”

这里一开始作者便说“自由是不再寻求认可”,其实看到这里时是我是疑惑的。不管是第二章还是第三章都有提到过“人是通过别人的认可来消除自卑感找到自己的价值的”,而自由却是不在寻求他人的认可,那么如果为了自由不去寻求认可那么我们便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几乎陷是进了死循环“自由→不寻求认可→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价值→陷入人际关系→烦恼→不自由”。我们小组曾为这个问题特别讨论过,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作者说的是将自己的期待与他人的期待区分开来,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可以通过他人的认可来找到,也可以通过自我的发现与定义来确定,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并因此引出第四章的内容“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既不要去干涉他人太多,也不能让他人干涉我们太多。

第四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一章里作者主要是在回到为什么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人的幸福、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即认同感,只有都认同同一件事物的人才能自发的形成一个团体并因此产生共同体感觉。要获得共同体感觉的方式很简单,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但是人一旦过多的追求共同体感觉便会害怕被他人讨厌并丧失自我,不能活的快乐。所以我们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当然也不能完全放在自己身上,因为过多的自我意识也会束缚自己,而这便引出了第五章的内容。

虽然这一章的论题与书名相同,但我仍然坚持最后一章才是书本的高潮所在和作者最后想要探讨的内容所在。

第五章“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由第四章引出的“过多的自我意识会束缚自己”告诉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自己,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关注自己的同时也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过多的关注优点会变得自负,而过多的关注缺点会变得自卑,不管是自卑还是自负都会束缚我们让我们偏离自己最想要的人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接纳自己,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接纳自己的一切而不是肯定自己的一切,因为人生是无意义的,认真的人生是活在当下,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人生弄的太深刻。这也是作者最后所得出的结论。

而“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同样是我们通过最后一章内容重点探讨的,当然我们最后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人生是无意义的。

人活着的目的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幸福。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它们:一,做贡献,获得他人的认可,不管是努力工作还是帮助他人从事公益;二,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并认可自己。

但是假如某个人这一刻意外突然死亡了,他并没有为社会做出什么大贡献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你们说他的人生是无意义的吗?并不能!人生的意义是由自己赋予的,并非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目的需要一个理由,快乐和幸福足够成为意义和理由。人生一直处于完结状态,这一刻的你已不是上一秒的你,不要去关注目的而是关注这一刻,只要这一刻你是幸福的,你这一刻的人生便是有意义的,哪怕下一秒死去。

人的一生是由一连串的此刻构成的,你的每一个此刻都有意义你的一生便有意义。存在即是意义,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关注目的关注结果,而应该关注此刻。

(并没有买这本书,但是有试图在网上找过这本书没有找到,因为并没有完全细读这本书所以有些地方可能理解的不太对(❁´◡`❁) )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2日18:34: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689.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