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已经忘光光了。
这本书由点类似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但是它又采用了苏格拉底的那种对话的方式来表达。
主要的观点有。
1.世界是简单的,生活是简单的
2.原因论与目的论。原因论的观点是今天的我是由过去的我的经历塑造的,因为过去的东西无法改变,所以今天的我也无法改变。目的论是说你有什么样的目的,你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目的可以改变, 那么行为也可以做出相应改变。
原因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行和自由意志,典型代表是弗洛伊德。
3.关于自由。这里重要的是一个:课题分离。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这也就是边界和责任的问题。明白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有时候因为害怕别人不高兴而不敢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自己的课题,别人高不高兴是别人的课题。这个观点很棒!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别以【爱】的名义, 要如他所是。
做好自己的课题,不给别人添麻烦。
一个人真正忽略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么他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4.关于关系。有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横向关系里是平等的,真诚的,无强弱之分。欣赏就是一种典型的横向关系。而纵向关系里就有上下高地之分,表扬就是一种典型的纵向关系。而为了获得别人的表扬认可而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是一种自我否定。
5.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6.关于价值的探讨,从行为标准和存在标准的评判(举了病人的例子)
7.信用与信赖。信用:抵押有条件,信赖:不附加任何条件。
8.潜在性的人生,是想要到达的;现实里的人生,是跳舞人生,随时随地可以翩然起舞。人生总是处在完结状态。
9.心理学上的三巨头: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
相关阅读推荐。
1.《自卑与超越》
2.《少有人走的路》系列
3.《遇见未知的自己》系列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