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三个方面来叙述本书的主旨(仅供参考)

MoMo 2021年6月12日19:05:57
评论
293

1.人际关系     2.活在当下     3.讨厌的勇气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人生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那么要怎么做?记住: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尽管这样,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但是这有一个特别混淆的点,请注意: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那么针对于“我”的过于执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答案如下:

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2.活在当下

如何活在当下?

全心全意的关注于你现在所做的事,不去关注未来和过去,说明你已经活在当下。

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这里推荐一本书:《当下的力量》

3.讨厌的勇气

请记住: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你对当下所产生的反应,自卑、自负甚至是害羞,都是因为你认同你的情绪,你认同你的“目的”,那不是真正的你。

再送给你阿德勒的话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最后请记住这句话: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摘要提纲只是告诉你本书的主题和框架,当做介绍和辅助有一定的作用,不可能替代原文。

红楼梦也能缩写成一两页的故事梗概,你觉得读了之后有多大用处,能说自己读过红楼吗?

阅读过程真正获得成长的地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的记忆和思考,切勿舍本逐末

/ ̄ ̄ ̄ ̄ ̄ ̄ ̄ ̄ ̄

|  <感谢点赞������>

  ̄ ̄∨ ̄ ̄ ̄ ̄ ̄ ̄

  ∧_∧

 ( ・∀・)  

 (  つつヾ

  | | | 吧唧吧唧

(__)_)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2日19:05: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714.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