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这是又一本颠覆我认知的书。

MoMo 2021年6月12日19:16:39
评论
236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说好的阅读就是摧毁三观又重建三观的过程。这本书虽还没有达到摧毁我三观的程度,却也颠覆了我很多固有的观念和认知。给我带来了醍醐灌顶的冲击感,值得五星。

    这本书采用的是自卑青年与智慧哲人的对话形式,简单通俗。从青年身上,我可以看到我自己的样子:缺乏自信、强烈自卑、过度在意他人眼光与评价。在书中,青年很多的疑惑与辩论很多时候也是我的。我把自己代入青年的角色,试图理解与哲人的对话。我发现,哲人的观点很具冲击性,细思起来都很有道理,我都可以接受,但也不乏我理解不了的。以下详记。

辩题: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

    【第一夜】

    青年认为,“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这似乎没什么毛病,我也不相信有所谓的无缘无故,任何事任何行为都有它发生它存在的原因。你现在所得到的取决于你过去所做的选择或决定,选择不同,结果不同。但哲人却从“目的论”轻易否定了青年的认为,主张现在与过去无关,要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紧接着,哲人提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乍一看,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再一看它还是。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觉得它是有道理的,毕竟所有的不开心、坏情绪到头来都只是庸人自扰。但现在总结的时候,我又开始担心另一个问题:自己赋予意义的出发点是好的,让人不纠结于经历本身,转而修行内心,豁达面对。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明白看得透彻,万一想着想着想岔了,抑郁了,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痛苦。

    说到情绪,哲人又提出,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为此他举了个母亲训斥女儿的例子,母亲的愤怒既可以在接到女儿班主任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对女儿释放出来。跟随哲人的解释,愤怒显而易见成了达成目的的手段。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发脾气而生气,而不是因为生气才发脾气,恰恰这一点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这也是本书带给我的第一个冲击。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又很现实:“你想变成别人吗?”我想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想法,羡慕别人,如果可以就想变成别人。可是你再想变成别人,也不可能成为别人,你不是别人,你只是你。你羡慕别人,是因为你不能接纳现在的自己,你只关注到了别人有你羡慕的地方,却没有看到别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忧愁、不幸等等,或许别人也想成为他所羡慕的别人。所以,阿德勒强调,“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本书带给我的第二个冲击是:“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为此,阿德勒采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狭义上的性格或秉性、广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按常规认知,性格可以变,但不会按自己的意志想变就变。但阿德勒心理学则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你现在的性格是你自己选择的,且大概是在10岁左右的时候。既如此,如果你不满意你现在的性格(生活方式),你可以改变。因为按这种逻辑推理,“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可由于继续保持“现在的我”较为轻松、容易、安心,而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更加不安、痛苦、不幸。所以,由于缺乏勇气,人们下的决心一直不是要改变,反而是一直在为自己不做改变找借口。

    【第二夜】

    第二夜从“为什么讨厌自己”开始。阿德勒提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人际关系分为交友、工作以及爱这三大课题。为什么人会讨厌自己?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导致对人际关系产生惧怕心理。说白了就是因能力有限而自卑了。人作为无力的存在,有摆脱这种无力感的普遍欲求,这也就是阿德勒所言的“追求优越性”,即希望进步或是追求某种理想的状态。但当你无法实现你想要的进步或是理想状态时,自卑就产生了。在书中,自卑被分为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记个笔记:第一个使用“自卑感”这个词的人是阿德勒),是必须区分清楚的两个概念。

    第一,所谓“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而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那么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所以,即使我们无法改变像长得矮这类的自己不想接受的客观事实,但可以通过好的价值判断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第二,所谓“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一方面,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因此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就是好事。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而抱有此类想法的人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相对“自卑情结”,书中还提到了“优越情结”。这是一种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来显得“我”很优秀的“虚假优越感”。越是底气不足的人,越是喜欢虚张声势;越是不懂的人,越喜欢打肿脸充胖子。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需要与任何人比较、竞争。人的对手永远只有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前进、不但超越自我,即可。但只要有人际关系,就会有权力斗争和复仇。在权力斗争中,第一个要认识到的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第二个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即“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承认错误并不代表失败。

按上述逻辑思考,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如果只关注自己(这句话看起来很自私),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种族、国籍、肤色、长相、身高、学历、工作等的看法,不与他们竞争攀比的话,那么所谓自卑情结、优越情结自然也就会随之消失。那怎么做到只关注自己呢?阿德勒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课题分离。人际关系有深度和距离,“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所以要鼓足勇气进行课题分离。

续上篇。

    【第三夜】

    第三夜,青年和哲人主要探讨了课题分离这一概念。

    开篇,阿德勒心理学就否定了寻求他人的认可,也不赞同赏罚式教育。认为“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且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所以阿德勒心理学极力否认对认可的追求,认为是对其的追求扼杀了自由。另外,在赏罚式教育之下则会产生“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的错误的生活方式。说实话,这一点我就不同意。我做的好,你就表扬我,可关键是我也没求着让你表扬啊。我做好这件事可能是因为自我锻炼成长的需要,亦或是为了帮助他人,就算是为了你的表扬,而最后没得到我就不做啦?太绝对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内容: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你喜欢或讨厌别人是你的课题,别人喜欢或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这是完完全全的两个课题。你要做的就是要冷静地将它们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然后本书带给了我第三个冲击:“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在我的认知中,追求自由是一种超酷的行为,应该被所有人喜欢。对,我忽略了自己口中的应该二字。传统来讲,追求自由就是打破按部就班的生活规律,离经叛道的活着。而这样的活法,首先不被喜欢的应该就是父母一辈。书中写道,“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而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这里所说的讨厌,我想大概也可以理解为不认同吧。可一个人活在这世上,哪儿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欢?不畏惧被人讨厌,被自己好好喜欢,其实就足够了。

    【第四夜】

     说到不畏惧被人讨厌,就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勇气贯穿于人际关系的始终。其中,课题分离是始,共同体感觉是终。所谓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为了参与和融入共同体,就要跳出“我”是世界的中心的思维框架,主动跨出去,思考“我”能给他人什么。这就好比你和你女朋友相处的时候,你女朋友因为看到什么苦情剧哭了,然后你看到她哭你心理也不好受,所以想着法子哄她开心。用课题分离来分析的话,就是你女朋友哭了这是她的课题;而你跟着难过、进而想要哄她就是你的课题。千万要注意不要混淆课题,你的课题只是想要哄她开心,不需要为她的哭泣承担任何责任。当然,你还可以鼓励她,努力帮她提高应对她自己课题的能力。这样说虽然是事实吧,但这个事实未免有些清醒的残酷了,咦。但换个方向一想,这种只做好自己的事,好像做事的思维更加清晰了,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活得更明白更自在。

    接着本书带给了我第四个冲击:“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我只听过存在即合理,从未想过只要存在就有价值。想着难道那些烧杀抢掠、违法乱纪的人存在的价值是为了凸显法律的作用与威严?实则不是。烧杀抢掠、违法乱纪只是他们的行为,存在的是他本身,而他本身的存在对他家人或是在乎他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价值。

    回到勇气上来,本书写道,处理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都需要勇气。而勇气从何而来?“有鼓励该批评才有勇气,有价值就有勇气。”其中,鼓励的原则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啊,我又不赞同了。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也不要吝啬,何必搞得这么冷静,这么置身身外?我并不认为因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

   【第五夜】

    最后一夜,哲人主要传达了要活在当下这一命题,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因为过剩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不如转而体会共同体感觉,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人,和谐人际关系。“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因此,不要因为自己在家庭、身高、长相、学历等方面不如别人就讨厌自己、否定自己,相反,我们要学会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与他者贡献。前两个不用多说,需要注意的是,他者贡献不是说需要你牺牲自我来为周围人效劳,而是为了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工作的本质也就是通过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当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时,就会变得幸福,即幸福就是“贡献感”。

    最后,阿德勒倡导了甘于平凡的勇气。这个世界没那么多天才,名垂青史的跟历史上的人流比起来也是寥寥无几。做不了天上那唯一的月亮,还可以好好做一颗星星,尽自己的能量发光发亮。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刹那组成,所以要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恋。“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轻松,好好做自己,好好过好每一个当下,哪怕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也不要紧,“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去勇敢赋予你人生的意义吧。只有你,才可以决定你自己!

    最后一句话,做自己的王,何须在意其他。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2日19:16: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72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