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过去、关注未来,忽略“此时此刻”,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MoMo 2021年6月13日09:06:39
评论
183

这本书是一本以对话形式讲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著作。如同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对话,书中哲人与青年也一来一往地谈讨与辩论。哲人通过一次次对话,把阿德勒的心理学主张分享给青年。"青年"这个角色很有代入感,他对于哲人提出的主张,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他提出的问题,我们作为读者也时常有共鸣。

书中很多观点是很新颖的,是我们未曾想过,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接受的。正如书的序言所说:

这是一剂烈性药,它会刺痛你的意识的神经。不要抗拒它,一口一口地喝下去。在被你所讨厌的勇气当中,你会重新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大多数人也许对弗洛伊德的"决定论"有所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习惯于精神分析疗法的"向过去找原因"。但阿德勒的主张正好相反。他主张"目的论",他把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看作是我们基于某种"目的"所制造出来的,是"自作自受"。他认为,我们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而且即便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往往选择"不去改变"。他甚至更激进地认为,"心理创伤不存在","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这一观点看似很难理解,但通过这样思考,我们可以夺回支配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我改变。这就是序言中提到的摆脱"第一重束缚"。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阿德勒把自我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阿德勒还认为"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不要一味讨好别人或者寻求别人的认可,不要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判标准上。我们不要去取悦所有人,而应该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我们应该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获得"共同体感觉"。在我看来"自我接纳"是向内求,实现自尊自信和自立;"他者信赖"是连接内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实现方式, "他者贡献"是向外求,是完成自我实现,是将自我价值掌握在自己手中。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阿德勒说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应该努力实现"人生课题分离"。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被别人控制,也不去控制别人。这是序言提到的摆脱"第二重束缚"。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阿德勒认为,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忽略“此时此刻”,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他认为"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因此,我们要摆脱不可控的过去和未来的束缚,活在当下。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很多书友都在评论中感叹,要是早点遇到这本书就好了,但书中是这么写的

青年:……啊,我真遗憾!发自心底地遗憾!早上10年,不,哪怕5年也好,真想早一些了解。如果5年前的自己、就职以前的自己已经了解了阿德勒思想的话……哲人:不,这不对。你认为“想要在10年前了解”,那正是因为阿德勒思想影响了“现在的你”。谁也不知道10年前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就应该现在听到这种思想。

此刻,当下,翻开这本书,去阅读思考,去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变。一切相遇是最好的安排。愿你我都能早日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3日09:06: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740.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