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名挺鸡汤的,以至于我好久都不想看。正好最近有点心浮气躁,打算喝点鸡汤,没想到这其实这是一本“反常识”的心理学/哲学书籍。
◇它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现在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例如当代社会大肆渲染的“原生家庭”论调——因为小时候父亲经常打“我”,所以造就了“我”今天的某种性格。而阿德勒“目的论”却认为“我”是为了达到逃避改变的目的,而搬出过去的记忆作为借口。他认为:“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我们的愤怒也是一种捏造出来想到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并非不可控。例如这边疯狂吼孩子,那边领导来电话,你立马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愤怒。
◇我们的“不幸”也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同样需要“不幸”来作为自己逃避现实的挡箭牌。(这里的“不幸”指既定事实——已发生,不可更改,有人选择放下心灵包袱,轻装前行,而有人抱守不幸,逃避现实。)
◇人们都说想要改变,却发自心底害怕面对改变带来的风险,同时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来避免改变。
◇我们在意他人的评价(认可欲求)是一种自然的欲望,看似努力迎合他人,但实际上关心的只是自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体现。
等一些“颠覆传统”的理论。讲真,宽容如我,看到某些地方还是会心生排斥感(要让我们承认所有的一切责任都在自己,挺难接受的,积极意义就是,改变也能只靠我们自身,而非客观因素)排斥归排斥,还得思考,究竟我们是什么时候不知不觉被洗了脑,以至于整个社会都一个论调,人生观、价值观竟然如此“统一”,对幸福的定义竟如此狭隘,容不下其他。哲学不止一种论调,人生不止一种模式,凭什么你是“正统”,而他就是“异教”?虽然我并未完全接受/理解本书的观点,但至少我又有了新的角度审视人生。
◇对于爱你的人来说,你什么都不用做,存在即美好❤
对于爱你的人来说,你什么都不用做,存在即美好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