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6]这个国庆终于把这本书慢慢看完,心灵受到洗礼。然后花了点时间,整理书中对我有启发的观点。在梳理过程,仿佛又重新读了一遍,温故而知新。#好书推荐# 值得多刷。#推荐阅读书单#
第一部分:问答。
Q:自我的三个枷锁: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可是越狱成功以后呢?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
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因为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Q:阿德勒心理学,主张“课题分离”
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Q:为什么不要找原因?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是先有了某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Q:不存在心理创伤?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Q:过去经历挫折不重要?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关键是经历本身,其实并不会决定什么。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Q: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这很简单。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Q:弗洛伊德说错了?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
Q: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Q: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Q:过去没有影响?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Q: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在中国,不管你我怎么看待关系,总以“我和XX关系最好、很好、一般、不好来衡量”。“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Q: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越自负的人越自卑,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Q: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Q: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Q:如何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
主要是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Q:为什么不要比?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第二部分:金句。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我并不是天才,也许我只能选择“普通”,也许我只能接受平庸的我、置身于平庸的日常生活。但是,我要奋斗。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