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看电影,只看书就好了。本来打算书评和影评一块写,但先后看完小说和电影后,发觉电影远不及小说精彩,更重要的,远不及小说深刻。
网络式的语言,令小说贯穿始终一种黑色幽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大量运用脑洞爆炸的“比喻”来展现情绪和心理,致使沉重的题材却妙趣横生、引人发笑,这也同电影的阴郁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小说一开篇,读者就立即陷入了作者的圈套,欧维大爷的形象那般刻板无礼、因循守旧,着实令人生厌。但文笔高超的作者,硬生生用诙谐的语言抑制住了读者弃书的冲动。当故事逐渐展开,读者慢慢知晓了欧维成长和生活的独特经历,特别是父亲和妻子生前对他的影响后,反而开始越来越欣赏和喜欢欧维大爷。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你就不能理解他的行为。
小说中闪光的人物颇多:父亲正直而有原则的人生哲学,影响了欧维,也使读者受到教育;妻子的浪漫优雅,面对人生不幸的豁达,以及对问题学生的全力付出,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最理解自己的爱妻消逝,欧维丧失生趣,又因连续的求死不得而愈发痛苦至无法自拨,不得不令读者唏嘘、感怀。
当然,害欧维自杀不成的“冤家”们更是不能不提:化敌为友后的“猫咪”,令书友们集体产生了一种困惑——“溜猫”是怎么做到的(电影中就未能很好呈现);而帕尔瓦娜则让我理解到,无论一个男人多么强硬、固执,总会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厉害女人可以治他;欧维与邻居鲁尼,这两个男人间斗争与决裂的故事,则让我真正看到了作者的深刻——欧维无法原谅鲁尼的,不是他换了坚守一生的汽车品牌,而是最终放弃了与生活的抗争。
小说的结局是美好的,欧维获得善终,同自己及生活和解,周围聚起了一小群有爱的伙伴,亦邻亦友——人果然是不能脱离群体而活。不过,也有书友客观评论,书的结局作者可以按自身意志来安排,但是现实生活恐怕要冷酷的多,欧维应该不会这样幸运了。对此我是相信的,但我认为这也并不会成为全书的瑕疵,因为真正会让我铭记至深的,始终是书中一个个打动我的人物及情感片段,至于结局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还是要批评一下电影。其实,很多趣味的情景,小说作者运用了很“电影”的处理手法,已经帮电影导演到这里了,按说电影应该都很好拍了,可电影导演偏偏不领情,固执己见拍成另一种无趣的样子,在这一点上,导演倒是很“欧维”,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终失利,一点都不冤。
【耽书是宿缘|《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