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非常高深,但百闻不如一见,读上一读,总没有坏处。
这本《道德经》中有一些例子,个人感觉举的不是十分恰当,还有一个例子甚至与历史不符,但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无伤大雅。老子所作这部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为一体,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章深奥,包涵广博,不仅广含道家哲学,而且颇具文学性,读起来朗朗上口。道德经五千余言,字字珠玑。老子真可谓神人矣!
开篇即提到“道”,那么什么是道呢?“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用语言说出来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宇宙之间一切奥妙的总门。
举个例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贵低贵柔贵静,就是水的处世之道,我们又可以学到什么呢?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的辩证法,凡事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也值得人们学习。
弱的可以变强,强的也会变弱。并且,细细想来,你会发现,弱的更容易变强,强的更容易变弱。因为“物极必反”,你太弱了,想要强比之前大一点,自然会很容易嘛,而太强了,站在太高的位置,需知“高处不胜寒”,在越高的地方跌下来摔得越惨。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所以,得利时不要过于喜悦,预防“乐极生悲”,应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失利时也不要过于悲伤,因为福祸相生,你在一方面遭受苦难了,在另一方面就会得到补偿,最起码会使你的心智得到锻炼。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朋友,请乐观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既来之,则安之”。一颗良好的心态真的很重要!我想,真正强大的,不是那些取得多大成就的人,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人。
……
总之,《道德经》中有许多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句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这些东西不是能够用语言就能讲的清楚的,是需要讲他们灵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使自己能够少走弯路。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的阅历有限,看法比较浅显,有的地方可能理解的仍有偏差。
《道德经》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真正读懂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随着阅历、年龄的积累,对道德经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感悟,所以,这等奇书,国学宝藏中的佼佼者,当以多读、细读、多思、细思、多悟、细悟,从而有朝一日,能够悟到真正的大道。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