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1368――1398)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
明惠宗 朱允炆 建文(1377――?) (1398――1402)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1360――1424) (1403――1424)横扫残元,纵横大漠,威名留存至今
明仁宗 朱高炽 洪熙(1425――1426)
明玄宗 朱瞻基 宣德(1426 ――1435)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1435――1449)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1450――1457)
朱祁镇 天顺 ,(1457――1464)他是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黄帝(废除祖制:殉葬)
明宪宗 朱见深 弘治 (1464――1487)软弱的皇帝使得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
朱祐樘 弘治 (1488――1505)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没有的好评价,一个好皇帝,一个好人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1505――1521)
纨绔子弟一名,玩性大,又好色,建豹房,镇国府,封自己威武大将军。对那些文官虽然讨厌,却知道他们是对的,不会大开杀戒,在应州一战中也表现的有勇有谋,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做皇帝,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1522――1567)明世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发生“壬寅宫变”,便不再理政。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六年(1567――1572)明朝采取一系列新政,重振国威,史称隆庆新政。朱载垕性格仁慈宽厚,信用大臣,故隆庆一朝,政局较为稳定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1572――1620)一个被张居正压迫过的人,一个勤于政务的人,一个被儿子的问题纠缠了几十年的人,一个许多年不见大臣、不上班的人,一个终生未出京城,生于深宫、死于深宫的人。
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人,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于是,我最终懂得了这个人。
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大致如此吧。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逝世,年五十八岁。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前,他还不够勇敢。
明光宗 朱常洛 泰昌(1620)享位一个月病死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月到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1620――1627)足足玩了七年的木匠朱由校驾崩,年二十三。
明思宗 朱由检 崇祯(1627―1644)敬业,能干,运气不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