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首先解释一下明事的意思,明事便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简称,因为之前经常和朋友们聊起明朝的历史,涉及到明史和这本书,所以为了和清朝张廷玉等人编纂的官修史《明史》 相区别,我把当年明月的这套书称为明事
朋友建议我为这套书写点什么,但我太懒,所以很多东西不是没写就是写到一半就停笔了,对于此书也只是以自己曾经去明孝陵时写的几句简短的话做了个书评。这段时间做的小读书目标是看东野圭吾的书,但东野的书尚在阅读之中,恰好明事早已读完,故而先将此篇先行发表此篇分为两个板块内容,一是谈谈对作者文字的感受,二是浅话下明朝和明朝皇帝,第一段可能会显得有点啰嗦,因为注入了自己经历后而有的个人感情(此段是在全篇写完后才加的,就是为了如果有人不喜欢看有个人情感的第一段,可以直接略过)
在动笔之前,我一直在想要从何处下笔,想来可能是因为关于这套书有太多想说的话,曾有人问我为何会反复的阅读这套书,我说是因为它们成了我的朋友,我习惯了他们的存在,实际上我看这套书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没看过
第二阶段:因为怀念
第三阶段:因为熟悉
以上几句聒噪之言权且作为此篇的开场白吧,另外也要说明此篇言语非学术之作,只是以此书作为一个载体,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出来,会特别啰嗦,或有不喜者,或有喷者,谨先说明
一:历史与明月文字
身边曾有人说我除了历史书就是历史剧,这是因为和我的兴趣和专业有关,但如果历史对我来说是个异性,那么我之所以会选择明事做为自己的女朋友,主要是因为媒人的功劳,这中间的媒人便是当年明月笔下的文字
历史并不是一个姑娘,而是一群姑娘,比如秦汉史,隋唐史,宋史,清史等,每一个姑娘的打扮也各不相同,三国史姑娘穿的是陈寿为她做的《三国志》这件外衣,外衣的样式则是“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是先主“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此外还有《史记》、《汉书》等诸多款式的外衣,包括《明史》,但不管是哪一件外衣,其里子的设计都是一样的,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叫当年明月的服装设计师,他把明史的外衣和里子都做了全新的设计
当年明月为明朝历史设计的是休闲款,大众款的衣服,他使明朝这个大家族里的成员,上至皇帝将相,下至普通太监,平明百姓,每一个人都穿着他设计的衣服,活灵活现的走到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人有什么样兴趣,有什么样的爱好和缺点,他们不在高高在上,也不再离我们遥远,他们走进寻常百姓家,使更多的人知道了他们,认识了他们
作者的文字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幽默,这是其最大特点,因为幽默而易懂,因为易懂而有趣,因为有趣而喜欢,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喜欢这套书的原因。作者曾在访谈节目里表示,幽默的不是历史,而是他本人,这话不错,但历史也是有幽默的时候,但是作者是用文字把这种幽默赋予了活力,而不像《明史》或是《明史讲义》里那样晦涩难懂且干巴巴的幽默
明月文字的另一特点我觉得正是他用这种幽默让我们看到冰冷的历史背后的人性与柔情,比如在他的笔下,朱元璋童年的家庭虽然家徒四壁,但是他的父母每天干完活回来都会给他带上礼物,这些礼物有时是竹蜻蜓,有时是地主家不吃的猪头肉。然而这些都不是见于史书记载,可是有谁会觉得作者加入这样的场景会不协调呢?相反,加入了却是极大的协调,因为这是一个家庭最普通的温馨,是父母对孩子最真挚纯朴的爱,我们也因此看到朱元璋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曾经也只是个普通的人,想守着自己这困难而温暖的家,造反也是形势发展所迫,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朱元璋作为帝王背后最原始的人性
我曾经写过,历史绝不是只有残酷的那一张脸,比如《大秦帝国》的开头里,作者写到“半死之内斩杀魏军五万人”,站在那本书的角度,这五万人是秦军的胜利,但这“五万人”三个字在历史残酷面来讲,实在是如沧海之一粟,不值一提,然则这三个字放大看来,那也是五万个活泼泼的生命,是五万个姓名,是五万个离别和依依不舍,虽然不会有任何一个作者会去把这五万人五万种情况,五万种不舍一一道明
明月的文字一大特点便是,他会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来描述这五万分之一的情况,比如在土木堡战役时,作者写到明英宗出征前夕会和钱皇后不舍道别,那一刻,他不是皇帝,她不是皇后,只是普通夫妻,对于即将踏上战场的丈夫,妻子有不舍,有担忧,有叮嘱…没有史书会去记载那些,描述那些,但那些一定是曾经发生过的,史书上不记载,我们便会匆匆略过,然而当我们看到明英宗和钱皇后的离别,我们就会想到在出发前夕,那几十万的明军将士们也和自己的家人有这样的道别,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柔情一面,也许当我们再看到明英宗被俘虏时,我们不会觉得这个皇帝的下场是咎由自取,我们或许会可怜他,或许会想到在家里还有他的妻子在苦苦相望……
我觉得这才是作者写作的最大成功,也是这个原因,当我在经历了前文所述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后,我才会被这本书深深吸引,我在看那些人物的兴衰荣辱时,我觉得他们就是我身边的朋友一样,我可以和他们对话,和他们交谈,我不会觉得我看的是一个已经灭亡了数百年的朝代,是已经逝去了几世纪的历史人物,对我而言,每一次阅读这套书,我都是在和那些人日常相处,他们不是皇帝,不是内阁,不是锦衣卫,就是我的朋友,仅此而已。尤其是在看第五部前半部分内阁的斗争时,严嵩、严世藩、徐阶、高拱、张居正,内阁的人为了争首辅的位子,斗的死去活来,鱼死网破,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本来不是我这种小罗罗能懂的,但是在阅读时,我经常会叹气,会脱口而出,会无限感慨的自喃道:太岳啊,你不该走这一步啊,错了……
明月文字让我和历史更亲近了一些,让我结交了那么多明朝朋友,是那些朋友,或者说这些文字陪我走过了那么多孤城一座下的无数个黑夜,尽可能慰藉了一颗孤独而无知的灵魂
上半部分完
我也只能表示无奈了,删减了一部分微读还是说太长,一次性发表不了
——gw
八月七日 大明故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