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我买的纸质书的扉页记录,是2008年买的,但是很惭愧……我一直到今天才真正读完😓期间各种弃读,各种发恨从头再来,屡读屡弃,屡弃屡读~
书的确是本好书,钱老先生把人性窥探的一清二楚,以至于我觉得“人性的弱点”这个书名更适合它,反而对‘围城‘的对比却不够,没有足够的体现出那句闻名遐迩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恋爱也罢,婚姻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的金句名言。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常年占据各大书店畅销榜的一席之地,是因为钱老对每个人刻画都太细腻了,幽默诙谐又锋芒毕露的讽刺,金句不断。比如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正因为对人性的描述足够透彻,让我们觉得钱老写的那个时代的故事,在现代人身上一样受用。
说实话,我喜欢钱老这张又刁又毒的嘴巴,可实在不喜欢这个故事,书中的每个人从男到女,从老到少,从人到鬼,从里到外,全部都是小肚鸡肠,蝇营狗苟,主角方鸿渐经历的四个女孩子,都不如意,跟谁结婚都注定是一场闹剧。纵观全本我居然没有一个真正喜欢的角色,如果硬要选一个,那就是赵辛楣还略显单纯可爱。所以每次读前半本还觉得有意思,但毒舌这东西,看多了也没劲,后半本特别是从一行人去到三闾大学教书开始,我看到的只有鸡零狗碎,一地鸡毛,再也读不动了。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还在于这本书名《围城》,以及那句闻名遐迩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恋爱也罢,婚姻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一举成名经久不息~但同一位书友说的,格局太小,对比我更喜欢路遥《平凡的世界》北方人式的朴实爽朗,和余秋雨老师明月入怀,幕天席地式的大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