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先看的电视剧后补的小说,其实很多细节都记不起来了,印象最深的还是主人公方鸿渐。小时候觉得方鸿渐很好玩,有情趣,如今看来,方实在是难为了读书人这三个字。

MoMo 2021年5月26日17:38:222295

杨绛先生说围城的故事全为虚构,却让人读起来特别真实,书中的很多感觉,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虽然时代不同,故事不同,但人性不变。人性的虚伪自私,勾心斗角,懦弱将就在书里原形毕现。作为局外人,拥有上帝视角,轻易区分好坏。但生活中的我们大都是方鸿渐,是孙小姐而不自知。

如同绿茶从不觉得自己是绿茶,方鸿渐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懦弱,苏小姐也不会觉得自己虚伪。方对鲍小姐见色起意,对苏小姐虚假并接受她的诱惑,对唐小姐真心相慕却无能为力,对孙小姐假戏真做却不能负责到底。远渡重洋留学却在外浑浑噩噩,最后连学位证书也是造假;回家后对资助他的周家也没有什么感恩之心,意气用事;对孙小姐的父母亲戚也是爱搭不搭,处事方式极其幼稚。毫无远虑,方从未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虽然人生的命运很难由自己掌控,但他却没有应对风浪的能力。遇到事情只会一味的逃避,辛楣在汪太太的事情后可以去重庆,他却只能回上海。看似他做出了每一个选择,却是每一个选择都选择他去承受。唯一的优点大概是还算善良了。恩,说得大概也就是我自己,生活中最最平凡的普通人。

虽然我的人生经历极其有限,但一个人的处事方式源于他的性格,大概我遇见同样的情形也会如此处理。扪心自问,我在学校也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我不怎么想当医生,也不努力,关于未来也是一片迷茫。在人际关系里,会虚荣会虚伪会自私会懦弱,会意气用事,会极其幼稚。唯一可喜的是,很多时候我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而不自知。看书有时候也会像一面镜子,能看到自己阴暗的一面。我们都是如此普通的人,逃脱不掉人性,但希望在以后遇见事情的时候可以跳脱出事情本身,看清自己的面目,他人的面目,事情的面目。不要让自己做后悔的事,也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

书中说旅行最为劳累困苦,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人在舒适的时候都愿意假装善良,只有在穷困潦倒时才暴露自己的自私,因为利益相关。我觉得这是人性,大多数人都如此,所以不论何时都能坚持正直善良的人才难能可贵。看围城里的旅途,周车劳顿,风餐露宿,穷困潦倒,真的特别艰苦。同时也觉得有趣好玩,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也能有这样一段旅程,虽然我的痛苦耐受力为零。很想和一个人,闺蜜弟弟或者找一个男朋友,坐很久很久的火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火车一路摇摇晃晃,能够一路欣赏路边的风景,能够一路相互依靠,也能够一路吐露心扉。

小说的最后写的是方与孙一地鸡毛的婚姻。看这本书前,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准备谈恋爱或者结婚的不要看围城,所以我就来看了,所言真是不虚。看到方与孙的婚姻,我真的不知道结婚是为了什么,书中说结婚的一个好处是找到了一个容量极大且不会离开的出气筒,因为离婚很难,可现在离婚可容易了。结婚之后有夫妻矛盾,双方家庭的矛盾还有妯娌间的矛盾,每一个都招招致命。他们才在一起一年,就被折磨得身心俱疲,对双方失望透顶。幸亏后面看了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一些事,不然真是让我对婚姻生活有了阴影。看小说时看他们相互争吵,相互伤害,脑子就一个想法,为什么要想不开要结婚,一个人多好。

方或许莫名其妙的娶了孙,但孙好像是真心实意想嫁给方的,不过他们都从未真正想过融入对方的生活。曾经看过一句话,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一片地域。越了解一个人,越爱一个人;越爱上一个人,越想了解一个人。在与一个人结婚之前,就应该全盘接受他的一切,不然等到结婚之后再抱怨,就显得可笑与幼稚。本书的后面附有杨绛先生对围城的介绍,对钱钟书先生的过往以及他的家庭都了如指掌,这种状态让人感觉特别的幸福美好和让人歆羡。

虽然围城是虚构的故事,但我们都是围城内外的人。书中对环境的描写生动,很多比喻也是令人拍案叫绝,对人性的描写尤为深刻透彻,这也是它让人感觉特别真实的原因。虽然我们并没有经历过那些故事,但那些感觉我们都曾有过。我们看故事,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活成了故事里的人。最后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所喜欢的人。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6日17:38: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470.html
爱点一盏灯,心围一座城。 读书

爱点一盏灯,心围一座城。

爱点一盏灯,心围一座城。 一 第一次读《围城》是初中的时候。 初读的印象是惊艳,只觉字字珠玑。起手那句夜的比喻,记忆犹新。“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我还真拿纸浸上油,玩味着,想象究竟是何等的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放弃快乐,该如何是好。 读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放弃快乐,该如何是好。

“浪荡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 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不会事事顺心,既有狂风,也有暴雨。有晴天,有雨天,更有阴天。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2   其中:访客  2   博主  0
    • 董仲舒 董仲舒 4

      哈哈,从你的书评里能看得出你是一直在思考的,反思的,许多的细节都没漏,足见看书的仔细,我看的时候也经常思考,仿佛就像是身边发生的事,后来看到杨绛先生写的关于《围城》的创作背景和细节,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部分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又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种艺术的创作手法放大了矛盾,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的真实想法解剖一般,一件件呈现在你面前,扪心自问,我们某一时刻何尝没有书中人物那样的想法,可是,我们并不自知,即使自知,也不会表现出来,因为即使表现出来,也会被人视为不合群和异类,慢慢地,我们绝大多数人学会了伪装,成为了一条条变色龙,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尚存本心的人,如陷围城,想逃却不敢逃。

      • 董仲舒 董仲舒 4

        看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也想写一段书评,也不能称为书评,只能说是想写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可是几经怠惰,拖到现在也没有写,而看完你的点评,真得说得好,可以说有知音恨晚(就这本书而言😂)之感,写出了我的所思所想和所感,酣畅淋漓,一泻千里,书中的人物,如一面面镜子,而我们就是那镜子里的人物,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