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围城里出不来,又想进入某个围城,现实社会想真正过得自由可真难

MoMo 2021年5月26日20:29:331 308

这本书其实表现的,是人性格局之小、他们的卑微平凡,及其黑暗中稀罕的一线闪光。钱老对每个人物都用了揶揄的口气,是因为人性本身的弱点、不能圆满。
钱老没有选择爱情这“稀罕物”,爱情只是作了人们渴念的一道闪光,像鸿渐与晓芙的爱情烟火稍纵即逝,似乎它还尚无资格进入人生主题,让位给了鸡毛蒜皮,这何尝不又是钱老的一大讽刺……
书中谈话无不暗含机锋,话里有话,语言一波三折,千回百转,诸多暗示,诸多针锋麦芒,曲里拐弯卖弄、打探、猜测,中国语言被他们玩得风生水起、柳暗花明、“博大精深”……其实在整本书里都是各型人物语言的猜谜暗算游戏。如果说钱老以“围城”为题,我想这恐怕是人为设置的“语言围城”了,它排斥着门外汉进入,在所谓“知识分子”里围起一道城廊,他们在舞台上咳嗽、眨眼、左推右迎、云遮雾障,乐此不疲玩着语言游戏,以为意趣。甚至连20岁的大学生唐晓芙这方面,功夫也是了得,你不必担心“后继无人”了!这游戏固然可解解浅闷,怕是离“真”愈来愈远了,好似语言生来是与人打哑迷,生来是用来遮掩和糊弄他人和自己的。读《围城》,你能感受到母语被钱老调转得八面玲珑,暗示、象征、讽刺、另有所指,活泼泼登场,汉语的多重质感多层蕴涵,像新抽穗的谷粒一样饱满,持续不断,贯穿全篇,也只有熟悉中国文化和语境的人才能意会,会心一笑,又像方鸿渐一样无助又沾沾自喜的矛盾心理。如果国民以扭曲语言为业,囯力耗在打探虚实上,那此国的文化氛围是多么可堪忧虑的啊!
鸿浙的症患在哪里呢?我想苏文纨说的是他表里不一,他的性情与他的作为不能总是吻合,这种分离,因依顺外力的强暴,而失去了自己吧。鸿渐是软柔的,这是他的优点也是弱势。好面子,顾及亲朋友谊和自己脸面让他不能总做自己,他戴上了求和为安为大的面具,他自己无所觉查,不以为委屈,在他心里这些“品格”理所当然为做人的素质。可悲可叹。
想,苏文纨与曹元朗的婚姻有满足她虚荣的一面,可精神情感却空虚得很呐,她佯装满满的幸福,亮出一柄女王胜利的利剑,是抵御当初鸿浙拒绝她带给她的羞耻的,如今要回报鸿渐。《围城》里所有人物,自尊都建立在别人对待他们的看法上,从未树立起能真正自我评判的价值和自尊,所以他们是逃避自我和虚伪的一群……
每个家都是一个围城,每个人被血缘、姻亲所牵绊,这围城被根深蒂固的世俗加固,变成了婚姻的围城。不管事业也好,婚姻也罢,现状总不能满意,徒生的希望也是绝望,这就是所谓“围城”,城里人想逃,城外人欲进,每个方向、每个空间、每个他人都是围城,最后我们发现,甚至自身也是围城,我们不安份的心理,我们天生的欲望为自我点燃了希望,又也设置了障碍。正像如今,鸿渐去年懊悔到内地三闾大学,现在他懊悔听了柔嘉的话回上海。“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
是的,世世代代,我们还会步入围城。既然我们还一息尚存,既然,这不死的欲望可期,既然,这人性的弱点没完………
据说钱老后来对这本书是不满意的。与托尔斯泰、陀氏小说里善恶同体的圆形人物不同,钱老独挑了人性的“丑”来着重,是不是有所遗憾呢?钱老对他的人物似乎少了一种怜恤,让人举目四顾、心生荒凉。相较鲁迅,虽是重锤和批判,却带着满满的大爱,甚至,这爱盖过了力透纸背的严厉,让我们感觉时代的悲怆……一个作家要如何让他的视角不成为妨碍呢?
相较前面各副嘴脸,我更喜欢小说的结局,鸿渐与柔嘉的婚姻难题冲破了语言的矫揉造作和敷衍,再现了许多现实婚姻中的琐碎平凡,破碎,却惊心动魄,终于,一切伪饰露了老底,虽然惨烈,却是真实不欺的,最后给我们的无力感,似乎又带着回顾来往的审视,带来若有若无的希望……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6日20:29: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515.html
当我们以更长远的视角审视人的一生,围城便不再是让人进退两难的屏障。我们能在围城中远离社会的浮躁,感受日有所长的美好。<br>这句很好很 读书

当我们以更长远的视角审视人的一生,围城便不再是让人进退两难的屏障。我们能在围城中远离社会的浮躁,感受日有所长的美好。
这句很好很

巴菲特说:与其自己犯错之后反省,不如直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但生活中却很难找到错误的例子。因为人们总喜欢露出光彩的一面,对自己丢人的事情避而不谈;即使谈了,也习惯于把过错推给别人和命运。 而好小说...
生活就像一座座围城,只有自己能助自己突围,把希望寄托在父母、朋友或者配偶身上都是徒劳枉然的。只有自己改变,生活才会改变,围城也会不攻自破。 读书

生活就像一座座围城,只有自己能助自己突围,把希望寄托在父母、朋友或者配偶身上都是徒劳枉然的。只有自己改变,生活才会改变,围城也会不攻自破。

好的作品有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你总能在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如此,作品对那个影子的描述,其深刻清晰程度甚至超越自己对影子的了解。 读《平凡的世界》,仿佛看到一二十年前的自己,挣扎奋斗在那个穷山沟沟...
方鸿渐,这个“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平凡中又带着点不平凡的人,他的遭遇,让每一位读者对他惋惜不已,他的迷茫与困厄,他的失败与寻觅,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读书

方鸿渐,这个“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平凡中又带着点不平凡的人,他的遭遇,让每一位读者对他惋惜不已,他的迷茫与困厄,他的失败与寻觅,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围城书评 2009.11.2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使钱钟书先生创作了《围城》一书,这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之后更成为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 我近来有幸拜读,深深体味到钱锺书先生出色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公孙弘 公孙弘 9

      钱老不愧为语言大师,各种意想不到的绝妙比喻和惟妙惟肖的细致描写,塑造出一个个鲜活又立体的人物,而且一次次不留情面地扯下他们的遮羞布。
      《围城》很好的诠释了“以小见大”,通过人物展现出一个群体,更反映出不受时代限制的人之共性,这些共性时至今日依然若隐若现地存在于我们自己或他人身上,相似的场景也在不停地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