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之人都囿于这围城中,我也在进围城的路上。

MoMo 2021年5月26日20:37:441 307

看完《围城》,可以说能够参透十之一二已然是没有白读,后有看了简书围城注解,豁然开朗,感觉这本书精妙之处,但也只是明白一半。

《围城》的警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方鸿渐,但是要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成为方鸿渐?“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去向哪里?去接触一个不同的环境,新的人和事,可是为什么生活总是在重复?“你并不讨厌,但毫无用处”是赵辛楣对方鸿渐最中肯的评价。工作认真,善良处世,但却处处毫无用处,连窘迫的旅途中找寻一家旅馆的事情都做不到,那真的是一种心平气和的绝望!

生活中必然的绝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先学会和这种心平气和的绝望握手,而不是深陷无力感。从无力感中解救自己,不让生活中繁重的日常诸事和具体的情感绑缚灵魂,深知人生围城的必然,但仍要反抗这必然带来的绝望,如是鲁迅《过客》式的英雄,前面是什么?前面是坟,但我仍要走。围城中的人,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围城亦是自己的人生,走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难以突围。

对于《围城》中的人物,简书中有这样的概括:

唐晓芙:爱情不过是烟花易冷

苏文纨:只想要个婚姻,哪怕没有爱情

赵辛楣:男神的模样

孙柔嘉: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

方鸿渐:穷家富养,终究活不成希冀的模样

对于方鸿渐和唐晓芙的感情,无疾而终是必然。苏文纨——“白富美剩女”,她对爱情有向往,但不是必须,她对婚姻更多的是控制,是驾驭。赵辛楣对苏文纨的感情,更多的是种习惯,并不愿改变自己,一旦发现,这个习惯可以改,并不痛苦,于是释然。方鸿渐和孙柔嘉,俩人更多是抱团取暖,哪怕有爱情,也死于婚姻的琐碎之中,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更像是俞敏洪所说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也必须要有一个坟墓,否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对于城中人,我是方鸿渐,但我喜欢的是赵辛楣。赵辛楣也有弱点,但瑕不掩瑜。我在想:钱先生把赵辛楣写到接近完美,是不是说明方鸿渐是现实中的我们,弱点多多:怯弱无能纠结,而赵辛楣是理想中的我们:宽松有才有情大气!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赵辛楣,把琐碎的生活活成精致。

还有想说的一点是:钱钟书先生能把三四十年代一批知识分描写的如此出神入化,写出人生,写出人性,写出社会,这得是有多通透而睿智的头脑,静若处子的细微观察。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素质。还有风格手法,讽刺之幽默……这都是很难学来的。看过各种书,各式各样的作品,中外不同的的作家,估计才能融会贯通。致敬钱钟书先生 

2019年的围城,再见!2020的围城,愿一如既往,万事胜意!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6日20:37: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521.html
评得很准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读书

评得很准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稀里糊涂看完了。结局有点儿突然啊,我以为还有后文,结果后面是杨绛女士的注释了。这是我个人感受。印象最深的是方鸿渐和孙柔嘉婚后的各种争吵,看得我真心累。婚姻是围城,把人圈禁起来,失去自由,这是一层理解。...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公孙弘 公孙弘 9

      窝在家里 再读围城 几欲拍桌称妙 尤因再读此书之时 已在婚姻围城内数年 亦混济于高校任教十余年 虽己不才 但毕竟身处此所谓知识分子圈 因此愈加体味到先生描写的精妙和刻骨之处 唯有俯首赞叹尔。而今恰读君之评论 同感者甚多 遂加一简评 以向同道书友遥望握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