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人在做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MoMo 2021年5月26日21:14:20
评论
259

一、历史的几种打开方式:
1、微观:先引一段书里的话“……于是,这扇大门终于敞开,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古代喧嚣繁忙的声音,有苏美尔集市的人声鼎沸、亚述国王的洪亮宣告,以及巴比伦官僚之间的种种争论……”,另一个时空的人在做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好奇使一部分作者试图去还原历史,以年或几十年为单位去写,这类书是从微观层面去描述历史残留下的一个个故事。写的好的书能给人以沉浸式阅读体验,如《二手时间》、《艰难时代》里面有很多当时的人物现身说法。
2、中观:这类书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对象去研究历史,时间跨度可能是几十年、百年、千年,主题在于另一个时空的人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典型的比如对几个宗教的研究、对特定文化的描述之类,比如《欧洲文明十五讲》,基于微观而又高于微观。
3、宏观:这类书不纠结于具体的人或事件,通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式海阔天空的畅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时间跨度以千年、万年、亿年计,以宏大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切,比如这本书。
二、这本书也可以这么看
大概200万年前或者更早,女娲大神随手捏了一个“人”扔在非洲,这个“人”寂寞的活了大概100多万年,直到7万年前突然开窍,ta会说话了(认知革命);又过了大概5万年左右,ta会种地了(农业革命);500年前,ta通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科学革命)……简而言之,一个人活了200万年还没死,我觉得研究ta从哪里来对普通人而言没有什么太大意义,过去只是原因,而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百万年,ta现在怎么样?ta以后会怎么样?这种看法几乎忽略了所有细节,甚至“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回到百万年前,让一切重新开始”,从而长周期里寻找可能的原因以及趋势?……被忽略的细节里面其实有很多是值得看的,比如演化、相信、资本等等,作者的思考方式比内容本身更有意义。
“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人在做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6日21:14: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5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