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思量,还是觉得就此写下自己读完此书的真实感受吧。有心读第二遍,感觉本书涉及的内容特别多,历史、政治、经济、科学、革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都几乎都不懂,数学也只了解了皮毛,人文主义、宗教、哲学甚至一窍不通,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我来说,想用几个小时把文章全搞清楚再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写出来也不一定能看吧?东拼西凑,前言不搭后语,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个什么东西,显得虚伪又不负责任。我便谈一点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吧:
一 信用
“1568年,主要信奉新教的荷兰决定起身抵抗他们的天主教西班牙统治者。一开始,这些反叛军就像是堂·吉诃德,只是徒劳无功地冲向不可能打败的风车。但80年之后,荷兰不仅成功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甚至还取代了西班牙和他们的盟友葡萄牙,成为全球的海上霸主,建立起全球性的荷兰帝国,并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而从荷兰及西班牙之间的激烈争斗,也可以看出这种信贷系统的新力量。首先,他们坚持准时、全额还款,让贷款人借款给他们的风险降低。其次,荷兰司法独立,而且保护个人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权。相较之下,独裁国家不愿保障个人和其财产,于是资本也就一点一滴离开,流向那些愿意遵守法制、保护私有财产的国家。”小到个人信、家庭,大到国家,信用一但出现危机,个人身败名裂,国家面临毁灭。信用之重,不可小觑。
“正是“信用”的概念,让我们能够预支未来、打造现在。而这背后有一项基本假设,就是未来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目前的资源;只要我们使用未来的收入来投资当下,就会带来许多全新而美好的商机。”
请善用“信用”,不可透支。
二冷漠与贪婪
随着现代经济成长,全球各地还有无数的大小罪恶和灾难正在上演。全书令我瞠目结舌的是,欧洲人按照自己的偏见,竟然把人进行种族的划分,对黑人的歧视,奴隶贸易及与无情杀害都是由于人性的冷漠和贪婪造成的。以前的人这么可怕,现在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吗?在利益的驱使与竞争之下,以后还会有这样的现象吗?我不禁产生大大的疑问!
三 未来
人类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发展,但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污染猖獗,使得地球对于人类来说也越来越不宜居住,未来很可能看到人类必须与自己引发的自然灾害不断拉扯较劲。而随着人类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来对抗自然,压制整个生态系统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冲动,就可能引发越来越多无法预期的危险副作用,也许有一天,將由人类自己走向灭亡。这一天的确还远。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努力都可以发生不可想象的改变,唯独无法突破基因的限制,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赋予死亡的意义,而不是逃避死亡,那么生存的意义又成了探讨的话题。
科学家试图开始各种计划,回到了对长生不死的追求,而作者认为,我们的确应该思考“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人类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人类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未来,我能做什么? 面对如此庞大而又复杂的人类社会体系,我能做的可能就是更多的做好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去了解我一无所知的这个世界。不贪心,不着急,走多远算多远,努力去走,真诚地去体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