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直知更鸟。知更鸟从来不做坏事,还用美丽的叫声装点世界,任何一个人杀死一直知更鸟都是犯罪。

MoMo 2021年5月27日08:26:213339

我没了解过书评和读后感的区别,也不去专门了解了。我就自己称自己写的都是读后感。😄😄

《是杀死一直知更鸟》读后感

         开篇的一句话“我想,律师也曾经是孩子。”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用这句话,也一直在想为什么要用一个七八岁八九岁的小女孩的视角思维和语气去写。慢慢的随着看的越来越多,故事情节的慢慢展开,我渐渐地明白了那句话和作者要用孩子的视角的用意了。

        律师和孩子这两个身份的共同点都是对事或对人应该公平公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界限是分明的。世界本应该也就是如此简单的。但是现实和人性却是复杂的,对错,善恶,黑白时常是颠倒的,这就让孩子产生了困惑,分辨不清对错善恶黑白的界限了。如果你是和斯库特,杰姆一样幸运,有一个可以分辨清楚这些界限的阿迪克斯,那么恭喜你,你是幸运的,你也是幸福的。但如果你不幸遇到的是老尤厄尔,那我对你的不幸表示同情。所有孩子从出生之初并无区分,只是看你遇到了什么样的领路人。这或许就是那两个经典的对立观点的解释吧————人,生而平等和人,生而不等。

        用孩子的视角和思维来写这本巨著,因为孩子的世界是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好人就应该做好事。好人如果做了坏事,孩子就分不出他到底是算好人还是坏人。成人的世界里标准界限的模糊程度比孩子的世界大太多了。这或许也是成长的一部分,界限随着人慢慢长大,有的时候变得越来越模糊。成年人可以把对的事做成错的,但是孩子却不会。一件事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成人不是不知道,但是有时候就是不去做。

        书里的一段情节,莫迪小姐的房子烧毁了,但是却可以乐观的对待,只是担心别人安全和因为火灾可能引发的其他危险。内森先生虽然孤僻,但也参加了救火。怪人拉德利给斯库特披了一个毯子保暖,缝补了杰姆的裤子。艾弗里先生年纪那么大了,也是拼命救火。斯蒂芬妮小姐虽然一直想要莫迪小姐的蛋糕秘方(这不是恶事),但是可以让莫迪小姐没有房子时住在她家。这都表明人本生而为善,但是碰到某些事的时候就会变了。或许阿瑟在像斯库特那般大小的时候也是和斯库特那般聪明活泼,当他发现了好人做的也不全是对的时候,这让他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与人相处,所以才选择了从此不再出门,“我既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那我也拒绝社会改变我”,所以他选择了封闭自己。

        阿迪克斯生在种族歧视的时代,但是却毫无歧视观念,还教育下一代也不许有这种思想,这在他那个年代叫做另类,从我们现在的年代看,那叫大善。

        杀死一直知更鸟。知更鸟从来不做坏事,还用美丽的叫声装点世界,任何一个人杀死一直知更鸟都是犯罪。那么阿瑟呢?他没做任何损害人的事,只是自己的意愿不出门而已,就已经在人嘴里成为了怪人,吓唬小孩的怪人。唇枪舌剑,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杀人于无形啊!有时比枪炮伤害更大!阿瑟,斯库特,杰姆,迪尔……这些孩子都是知更鸟,只不过阿瑟是那个快被杀死的知更鸟,斯库特,杰姆,迪尔……这些知更鸟会不会被杀死呢?杀死他们都是谁呢?谁该为这些被杀死的知更鸟负责呢?

       写了这么多,我觉得这本书总结一下就五个字——皇帝的新衣。我用五个字总结,不是说这本书不好,恰恰相反,作者把五个字的精辟哲理寓言故事用更加详尽形象生动丰富的内容讲述出来,使这个哲理更加的丰富饱满,所以才成为伟大的作品。

        大道至简。那些我们熟知的极简的至理名言,都是经过无数人无数时间一点一点的提炼出来的,我们已经习惯听这些极简的至理名言了,思维已经习惯了道理应该都很简洁这个事实。但是作者却是把这极简的道理逆向展开,使道理复杂化,逼着读者去思考去提炼这些极简的道理,所以这本书成为了名著。

        我认为远古时期,人是敬畏其他生命其他动植物的,认为我们人和其他动植物是平等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虽然我们彼此间是有相互伤害的,但是这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互有伤害而共存。但随着人的不断进化,人越来越厉害,慢慢的觉得人是万物之长,别的生物都比人至少低一等。人伤害别的生物就是天经地义,别的生物伤害人,那个生物就是以下犯上,就该受处罚。随着人的继续发展,慢慢的,人又开始在“人”这个同一种生物里划分等级,把自然界范围内划分完等级后,开始在同类中划分。然后就有了这本巨著。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按照人类物种肤色划分等级这一现象慢慢被消除,人又开始了按社会阶级划分等级————你是人上人,他是人下人。所有人都想成为人上人,所以现在的父母从孩子出生甚至从怀孕开始就有胎教了,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一定要从一开始就要比别人优越,比别人等级高。

        我改变不了历史,一个人也改变不了现在这个社会,但是我可以决定的是我自己可以反思这些。

个人见解!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7日08:26: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611.html
这又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读书

这又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故事是从一个六岁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前半部分平淡无奇。只是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好奇与恶作剧。就像我们小时候,总会好奇附近的某处空房子,渴望离开父母的视线自由自在,渴望离开校...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3   其中:访客  3   博主  0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我能冒昧的问你一个问题吗?
      “洞穴比喻。柏拉图把那些缺乏教育的人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被锁着。背后燃烧着一堆火,面前是一堵墙。他们所能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都是通过火光投射到墙上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真实的,而对于造成影子的东西却毫无观念。
      最后,有一个人逃出了洞穴,来到阳光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并知道他此前一直被影子所欺骗。他会觉得他的责任是回到洞穴,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身边,把真理告诉他们,指示给他们出来的道路。但是,那也是困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清楚,而在别人看来,他比逃出去之前还要愚蠢。”
      为什么那个逃出洞穴的人,最后又回到了洞穴?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是生而平等的,在社会学意义上是生而不平等的。自古以来,作为个体的人追求平等的唯一方式就是出世,出家,归隐,自闭等形式不同,实质相同,即脱离社会。脱离社会的实质是放弃生产关系,放弃生产关系就必须:一、停止社会劳动,二、放弃拥有资产。只有彻底脱离社会才能认清社会,思考社会,从而回答以上的各种困惑。自古以来,而成功做到的人全世界只有两个:佛陀和耶稣。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我没有太明白您所想要表达的问题。
          但是我的回答是,阿迪克斯处在的那个年代,他自己都知道他赢不了的,但是他却在努力,他不是努力去赢这场官司,而是努力在推动改变种族歧视这个难题。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现在在国外还时不时的有报道出白人歧视辱骂有色人(其实我是不想用“有色人”这个词的,但是我一时想不出来该用个什么合适的词来表达这个意思。),只不过相比于阿迪克斯时期,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转入地下,或者说由以前的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到现在已经大部分的转入人们在内心里的表达歧视。
          但是还没有彻底解决。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相比于阿迪克斯时期已经有了很大很大的进步了,这个进步就是建立在阿迪克斯时期,有阿迪克斯这样的人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代阿迪克斯有一代阿迪克斯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程度的进步。
          之于合理性建议,除了上帝或者其他神灵施展魔法改变人类的思维,要不然还要不知道经过多少代的努力才可以把全人类中有种族歧视的人的想法改变了。在此之前,我只能要求我自己努力做到没有歧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