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花一样的女子有那么多,每个女子都有故事,短短千字,岂能说尽。

MoMo 2021年5月27日12:53:0123252

第一次读《红楼梦》,长长短短读了两个月,87版的电视剧也看了一部分,说《红楼梦》经典,有那么多的红学家来解读这本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说它的所描绘的人情世故,也不说它卓越的诗词文学上的成就,单讲讲那些姑娘们。二十多岁的年纪,看到那些姑娘亭亭玉立,满心欢喜。看到她们的才华横溢,知书达礼,暗暗赞叹,看到她们的不幸,也禁不住扼腕叹息,悲悯那些可爱的女子。

如果说一本红楼梦中因为黛玉而牵扯到的情绪,一定是这个部分了。没看书之前一直听林妹妹有多好,真正看了这本书后,也并没有太多喜欢。一是因为她的性格,“那位又是个好小性的”在书里多次提及,虽说她是因为母亲早逝,又没了父亲,身体不好,又终究是寄人篱下,但这也不是心眼小,动不动就让别人不舒服的理由啊,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性格的原因,袭人也不至于心里偏向宝钗,虽然说背着黛玉,哄骗着着宝玉成了金玉良缘的点子不是袭人的份,但假如袭人他们那些但凡对黛玉怜爱喜欢多一点,也不至于,宝玉成亲之日的热闹下,她凄惨惨的死去!二是,都说黛玉才貌出众,然而并不能从文章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话想象出到底有多美,看了87版的电视剧,也看不出什么哪里美来。才情吧,那些诗词古韵什么的,并不懂,所以并不能领会。

这是对黛玉的主观态度。不论之前怎样,只看宝玉成亲前几回,为黛玉可惜。心心念念的人,病是因他病,好也是因他好。到头来竟是一场空欢喜。黛玉与宝玉两个倒是痴情一片,林妹妹这里也想着“除了自己,也再没有别人了”,哪里知道,背着她给宝玉定了金玉良缘的,正是素日里疼她的贾母呢!贾母的前后变化让人心寒,没事时,疼爱有加,但凡牵扯到家族利益,立马分出内外亲来。亲疏有别,重男轻女!!红楼梦里贾母可算是代了!还有凤姐,平日里说些打趣他们两个的话,有些不明白,她是明明知道宝黛的已无结缘的可能,为什么还总说些玩笑话?是不敢想的,之前秦可卿之死就看到有可能是凤姐有意之。这难道又是凤姐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假设比较宝黛和 金玉良缘,以林黛玉的性子,凤姐恐怕还需要心力去应付,而且黛玉又在贾母心中占着份量,她要讨贾母的全新喜欢,肯定有些难了。而薛宝钗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喜欢嘛,有才有貌,关键是又有德啊,支撑家里一应事物能力也是一流的,最重要的是,贾母再喜欢宝钗,终究日子短,不会威胁到凤姐啊。相比较之下,当然是更倾向于金玉良缘啊,只是,凤姐到底是不是故意给了黛玉虚假的希望呢?不知晓。

但也正因为黛玉没有玲珑八面的性格,才越显得真性情,显得对宝玉的那份心,也因她的痴,才会有后来的惨了,不喜欢,但却可怜,当真是“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与黛玉比起来,更喜欢与宝钗这样的女子相处,端庄得体,细心体贴,知书达礼。比起黛玉来,宝钗的外貌才情也不差多少,各类诗书并不少读,女工也是在意练习,琴棋书画,虽然没有明显提及,但想着也不会太差,重要的是并不刻意的展露锋芒,在元宵佳节时,要做个诗词热闹一番,黛玉的心理是“定要趁着这机会好好施展一下”,相比之下,宝钗在许多场合都是明白,却不点透,黛玉因为宝玉,没少吃醋,因为这个,是不喜欢宝钗的,谁乐意平白无故的受着敌意,翻白眼?宝钗那样玲珑的心,当然听的出来,黛玉的酸意与话里不软不硬的刺,佩服的在于,这样,她还能依旧是那个端庄大气,温柔体贴的宝姐姐,贴心的话,真诚的相待,让黛玉也服了她这位宝姐姐,以姐妹相称。在家事上,有个呆霸王般的哥哥,也并没有怨些什么,出了事,总是第一时间想应对的办法,薛府上上上下下对这位姑娘服气也是自然的。喜欢宝钗,但也“可叹停机德”,最终也是“金簪雪里埋”。她是礼教成就的女子,却也被礼教抹去一个人应有的特点,不一定完美,但却特殊。如果可以,希望她也能自私一番,追求自己的梦想。

直爽的人除了史湘云,更在意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到底是因为“霁月难逢”才“心比天高”,还是因为“身为下贱”,才会“彩云易散”。不知晓,晴雯如穿越到这个时代一定是个耀眼的存在,容貌,聪颖都不差,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难以做出一副奴才该有的样子,是一个丫鬟,却是以小姐的姿态活着,至死也不改的直,始如初见。

如果说有哪个女子不那么可悲可叹的话,大概只有探春,这位三姑娘了。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喜欢这类女子,像一朵玫瑰,美中带着刺,并不因自己摊上了个不明事理的娘而志气短了些,直接不认这样的娘,十几岁的年纪,有这样胆识的女子现在也没多少吧?“我但凡是个男儿身,定是要出去立个事业的”,这样大气的女子,作者认为她的远嫁是个悲伤的结局,可在我看来,倒是也会给她另一种可能,没有了糊涂娘,夫君但凡好一点,她会活的更轻松,更精彩!

大观园里花一样的女子有那么多,每个女子都有故事,短短千字,岂能说尽。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7日12:53: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682.html
统信UOS怎么连接远程服务器? 统信UOS操作系统

统信UOS怎么连接远程服务器?

在终端界面中,单击  > 远程管理。 在右侧服务器列表中,单击 添加服务器。 弹出“添加服务器”窗口,自定义服务器名称,输入服务器IP地址、登录服务器的用户名及密码等。 单击 确定 将该服务器添...
统信UOS怎么激活系统? 统信UOS操作系统

统信UOS怎么激活系统?

一般情况下,统信UOS系统中已预制授权激活码,电脑开机联网后将自动激活,无需手动激活。 部分电脑未预制授权激活码,需要联系统信 UOS 公司或统信 UOS 系统供应商自行购买激活码并激活。 判断电脑是...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23   其中:访客  23   博主  0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曹公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哪一个人,他是博爱,这世界因为有不同的爱情不同的人所以才丰富,包容比和谐更难得。对林黛玉的描写的多,不过是因为内心渴望这样一种纯粹的爱情,难道不是吗?对于利益恭心的薛宝钗,你敢要吗?薛宝钗也根本不是喜欢贾宝玉,只不过是真的再找不到比假更合适的人选。仅此而已,而林黛玉确实是真的只为一人而活而哭。红楼梦主要写的都是梦,梦真梦假都会醒。即便梦里会让人痛,我相信,做梦的仍然不悔。也许这才是作者写这书的意思。事间万物,有真有贾,黄粱一梦,一昏一醒,人间一世,有爱有离。可人终究不悔,不悔才去体验。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很想用凤姐的口头禅说一句:“放你娘的狗屁!”在曹公的描写里,贾母是偏爱黛玉比宝钗多得多得多,何况,美人之所以为美人,在于她独特的气质,不然她就仅仅是长着一副皮囊罢了。黛玉的风流婉转,黛玉的幽默风趣,黛玉的独立于众人之上的决绝才华……你看到了吗?她的小性并没有减弱她的风流,当然,对于她自己的身体而言,确是伤了些。

        容不得别人诋毁心中可爱的黛玉,故评论几句个人拙见,望海涵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对于作者回复我的评论“”看法不同不无法交流的”,我深深的表示歉意,对于点开这么一篇狭隘的对于红楼梦的感受,和一些不够客观的对一些人物的不公平的评价,我确实不该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而没有恭维着说一些好听的,或者直接给个赞,也能显示我的风度,对于红楼梦我从来没发表过任何的看法,也基本不看其他 的点评,因为这部巨著读者和学者的争论都非常大,没想到,今天在这么一篇我看不下去的文章里面,让我有失原则了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还有,请你多了解一些明清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大环境,这样更能理解书中人物的思想,或者跳出个人成见,纯粹以看故事的平静心态来看,这样也会客观实际一些,对于这本巨著,我只想说曹雪芹太强大了,我不想再多评论书中人物的是非,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只能说每一个人物都是他手中的棋子,没有谁该谁不该,我只知道书中出现有名姓的两百多人都被他雕刻得各有千秋,如果全部都按读者的道德审美去刻画,那还能有这本巨著留传下来吗?作为读者中的菜鸟,我不想去评价任何的不是,因为任何不是的地方都有他存在的意义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难道他们两个上了床被王夫人看见,或者袭人告诉谁了。从那之后再开始给的,本来大户人家的儿子就有这种风俗婚前就有陪房丫头,这个陪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会和主人干什么的,袭人并没什么不好的。所做之事只是份内的。不要带着强烈的主观意识去看这本书肯定收获会更大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看清楚了看懂了再叫嚷,袭人本来就是贾母和王夫人基本都内定的姨娘人选[流汗]她的月钱是和书中赵姨娘周姨娘一样多的二两银子,另外一两是王夫人私自补贴的,肯定是认了她同宝玉的关系的,袭人是大丫环,府里大丫环的月钱都是一两,而且在明清时期大户人家像袭人这种丫环叫陪房,只等以后封为姨娘也就是妾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想象一下,有个男生看了篇小黄文,兴致勃勃地介绍给自己女朋友,他是希望女朋友像林妹妹一样,跟自己一起看得津津有味,“心内默默记诵”,读完后还能陪自己一来二往地过招,还是希望女朋友像宝姐姐一样,跟他说:
                  “读书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看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说实话,遇着宝姐姐这样的女朋友,怕是会阳痿。
                  薛宝钗是一个自幼吃“冷香丸”的冷美人,而林黛玉,则让人看到她的情欲,看到她对男女之情的渴望,这就是她能让宝玉心动的原因。
                  宝玉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好妹妹,我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善解风情、充满诱惑的女生,才是无数男生魂牵梦绕、可遇不可求的理想伴侣。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贾母的转变只能说是执笔人的转变。前八十回贾母的态度很清楚,她一直是疼林黛玉的。黛玉的母亲是她那么多孩子中最疼爱的女儿,她没道理就因为宝钗会做人而造成前后巨大态度的转变。真正懂红楼的人,即使不喜欢黛玉也不会讨厌,是懂她的。评论里很多人说的很正确,不理解黛玉的人是没资格评论红楼的。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按照蒋勋研究的红楼,红楼梦就是一部忏悔录,大观园象征青春王国,里边孩子都是十三四岁,从大闹学堂,和宝玉一会儿跟这个好一会儿跟那个好就可看出刚刚发育小男孩特征,尤其是拨动金钏耳环就是初中生行为特点,现在人的解读把他们当大人看确实好多解释不过,还有芳官蔷薇花下因为暗恋贾蔷在不停摆出蔷字,这些都很鲜明刻画一个情窦初开小女孩特点,可是至今除了红楼梦没见过有写反映这个年龄青春懵懂状态的文章,所以作者真的很是了不起,多读几遍真的能唤起上初中时那个不大不小时样子的回忆。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黛玉不像宝钗,工于心计,善良单纯到被人算计都不知道。所以自然也不会像宝钗那样左右逢源,自私自利。至于似喜非喜含情目那里,听老师说过,其实到底是含情目还是含泪目还有争议。八七版红楼梦最是经典,个人认为陈晓旭饰演的黛玉惊为天人,无人能超越。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本来不想评论,但想想还是要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虽说各花入各眼,《红楼梦》里的姑娘们包括一些少妇都各有各的可爱(夏金桂宝蟾之流就不在范围内了),你喜欢宝钗,我喜欢黛玉,没毛病!但是用如此浅薄的言语来评价贬低黛玉,这就不能忍了!这文章还是从哪里摘过来的?就这样水平的文章还从文集摘出来?这年头语文科目好的初中生写得也比这个好吧?还有这一句“才情吧,那些诗词古韵什么的,并不懂,所以并不能领会。”一个连《红楼梦》里的诗词都读不懂读不明白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说黛玉小气?真心建议多读书,多看书,好好读懂书,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别发这样的文章来贻笑大方了。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只能坦率地说,是你没有真正读懂林黛玉,名著是不厌多读的。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寄人篱下孤女林黛玉,在贾府中得不刻真正的友情得不到真正的温暖,她感受到的只有来自贾府上下不管主子还是Y环仆人们的不待见和中伤,有谁真正理解同情她?只有贾宝玉。但他们的爱情也只能埋在心里,既碍于封建礼教,又无亲人为她做主,这个中苦楚,需细细才能体会到。林黛玉的小性儿,尖酸刻薄,说到底还是针对于周围环境所做出的自卫而已,这只能慢慢读慢慢自己体味。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黛玉的小性子在现代来讲不过是人性正常的内容罢了,不过源自于爱的太深,爱的太真而已,真爱一个人是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爱人对我们从一而终,对家庭负责,对我们负责,为何又看不过黛玉为此的争取,难道仅仅是因为深处封建社会,所以爱就要变味吗?再者,所谓的凤姐推崇今玉姻缘,设计调包计让宝钗嫁给宝玉,这是后80回程高的理念,并不是原著作者的原笔原义,虽然不能否认调包计这出戏很精彩,但不代表认同这就是剧情的发展。凤姐和贾母希望,一直以来支持的都是玉石姻缘,否则也不会多次暗示宝黛,吃了他家的茶啥时候做他家儿媳妇,宝玉和黛玉一出一进,自是不用公中的银子等等的言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存在看法差异是正常的,只是看到笔者的想法引发了一些个人感悟,说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罢了,并与他意,不喜勿喷。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你漏了王夫人,她才是心里深沉,最是无情狠辣,你以为王熙凤同意金玉良缘?在王夫人的威严之下,王熙凤也不过是个听命令的人罢了。说到底,王夫人最希望宝钗进贾府,毕竟都是娘家人。而说的对黛玉小气之类的,是真的不懂黛玉。宝钗那样的人很适合生活,适合工作场中的合作,交心还是黛玉好,她是你对她一分好,她能还你十分的人。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黛玉并不小家子气,心直口快,这种人是很单纯的。宝钗教导她送燕窝时黛玉就完全相信了宝钗,冰释前嫌,说明她缺乏安全感,别人对她好一点点就会掏心掏肺地回报。相反,宝钗八面玲珑,看似知书达理,实则是个冷美人,比如金钏死时说只不过死了个婢女罢了,没有同情可怜。但本人觉得曹公写的每个女子都是美好的,每个女子都是怜惜的,钗黛各有各的才情美貌,不可比。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同意最后一句,高鹗续书不足为凭,他所续的,大半已失了原意。另外,读红楼不能光读表面,要更细致的通过蛛丝马迹去推敲。往往一眼能看到的,并不是先生的原意,尤其是书中人所说,例如书中人都说黛玉小性,但是我觉得,先生所写的黛玉并不小性。还得从人物的言谈举止,或作者埋下的草灰蛇线中看人物,看情节。[呲牙]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王熙凤不可能支持金玉良缘。你说的权力能旁落到哪里?不都还是贾家的权力,只是存在王熙凤能不能继续掌权的问题。黛玉是爱权会掌权的人吗?相反,如果宝钗进门,正是一个管事的宝二奶奶,这样琏二奶奶就不得不回到东府婆家,失去了掌管西府的权力。如果是黛玉进门,西府仍旧无堪用之才,还得由王熙凤管理,所以王熙凤是不可能挺宝钗而不选黛玉的。还有贾母对自己的外孙女何其珍爱,就算黛玉小性子,贾母也不可能说出都是她自己作的这种话。归根到底,高鹗续书不足为凭。(另一种说法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宝玉娶的是湘云)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贾母没有过多的心理描写所以感觉前后变化突兀,但也有理可寻,一直在描写通过薛家如何帮助开始走下坡路的贾家,贾母作为贾府最高掌权人不可能看不到这时候的局势,选择宝钗这种无奈之举就像探春远嫁是一样的,都是掌权人自认为的对家族荣耀的最后一根稻草。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不能更同意,十几岁时候看了电视剧又去读原著,开始年轻看不懂只觉黛玉太小心眼,直到成年再读,当又去看电视剧尤其那段黛玉葬花,不免感慨一个女子有一颗怎样玲珑又慈悲的心才会去怜惜那些花花草草,简直对作者艺术造诣要跪拜,没有一定生活经历是根本读不懂的,不能用更好语言表述自己想表达心情,谁喜欢黛玉就顶谁。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我也比较喜欢林黛玉 活出自我 爱的真切 红楼梦最棒的就是对林黛玉的描写 环境所影响 对人物的察言观色 善感多愁 用生命去爱着 看完整篇红楼梦 我反而释怀 这是最好的结局 但凡爱情故事除了不能如愿 就是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反而觉得不能如愿才能把整个故事凄美化 让人回味 生活中也如此 但凡家族显赫 婚姻哪能如自己愿呢 结局也是情理之中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黛玉是红楼梦女子中写的最细致自然的,心理描写也比较多,所以黛玉是很感性的一个自然人,清高,真实,美丽,才华横溢。宝钗的心理描写基本没有,只能看出她处事极周到(极有心机),宝钗甚至更有才华,更美貌,成熟而理性。对于冷眼旁观的读者我来讲,虽然希望有宝钗的本事,但心里喜欢的,却是更可爱的黛玉。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王熙凤之所以推荐金玉良缘,可能因为宝钗是其姑妈家的表妹,这样会结成同盟,不至于权利旁落,而黛玉则远些。
                                                贾母按道理应该选择黛玉,因为黛玉是其女儿的女儿,与宝钗相比关系则更亲了,可惜黛玉小家子气,心胸狭窄,加之身体多病,不利于传宗接代。而宝钗身体健康,做事得体大方,考虑事情全面,上下欢喜,得民心,能主持大局。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凤姐希望宝黛结合,因为她最爱的是权!黛玉只管谈情说爱,不理其它,对凤姐的地位没有丝毫威胁。宝钗不同,她理智冷静得人心,也爱权,进了贾府必定会接掌理事,直接抢走凤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