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红楼

MoMo 2021年5月27日13:01:154579

喜欢读书的人,没有完整地读过红楼梦,可能是一个假读书人。

有人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

是啊,一读红楼,就被迷上了。幸好,我小时候没有读红楼,因而,我还可以保持一颗世俗的心。

初读红楼,是二十多岁,但只读到第11章“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这一章就看不下去了。为啥呢?其中有一句“硬邦邦地就想顶入”让人看了不舒服,但我后来看的版本没有这一段了。

喜欢红楼的人,自然一刷二刷三刷,不喜欢的人,刚读了开始,就为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就开始吃不消,从而打退堂鼓了。

然而,因为记不住人物关系而选择不读,真真是划不来的。

你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也遇。我是怎么做的呢,画图,现在的人可以选择用思维导图的格式画人物关系,这个一定要自己亲自画,这样,你才能很好地记住人物关系,不用担心画的不好,这只是加深 你对书的理解。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曹雪芹

对于红楼的研究,有很多学者名人做过了,作为消遣读物的受众,我们大可不必那么认真,但还是架不住对红楼这本书的品头论足。读一遍,又怎能理解其中深意呢?

先不必说红楼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光书中的诗词就足以令人叹服。如作品开始的好了歌,真真的敬佩曹公的洞察人性。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坟一堆草木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所以,读红楼的时候,年纪小根本理解不到那种深刻的意义。

当然,不不知道那些几岁就读红楼的人,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及读了这本书的用处。

话说回来,读书真的是消遣吗?恐怕未必,我认为读书其实还是很功利的。

作者清代曹雪芹,他写这本书花了一生,是以自己亲眼目睹整个家族的衰败来谋篇布局的,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曹雪芹出生于约1715年5月28日,卒于1763年2月12日,仅活了四十八岁。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颙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曹公写这本倾尽心血,可喜的是这本《红楼梦》集伟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千万不要放弃。

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

红楼梦整本书虽说是一出悲剧,就如人之一生,活着的时候总是痛苦大于欢乐,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不能在太小的年纪阅读的缘故。太小了,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本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憧憬年纪,我们却看见了过多的人性的悲,那样,势必在我们小小的心灵里面埋下不快乐的种子。正如饰演过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大多数女演员一样,在最青春的年华,饰演了那些活灵活现的书中人物,于是,仿佛从戏中走不出来了,如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一生似乎过得很不快乐。如饰演薛宝钗的张莉,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贾宝玉”,如饰演妙玉的姬玉,最终也真的遁入空门。

然而,历经世事,当内心日趋安宁,在静下心来品读红楼的时候,一般都能读出很多共鸣。且是越读越喜爱。

有人读红楼,看出了人情世故,有人读红楼,当历史来读。

不管世间怎样变幻,红楼梦的经典永远都在。

红楼梦曹雪芹 无名氏续 高鹗整理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7日13:01: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68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4   其中:访客  4   博主  0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我读得最多的是两本书 ,也许该叫两套书。一是《红楼梦》,二是《乱世佳人》,至今床头依然摆放。每个人读书的喜好和目的不一样。我喜欢红楼梦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觉得作者以宝玉的角度虽对这两句话颇为鄙夷,但却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我读红楼喜欢揣摩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他们为人处事的特点,如薛宝钗就极有教养,我说的是为人处事的教养,里面众小姐的学问都比较高了……放在今天,教养就意味着让别人舒服,对里面的诗词歌赋基本略过,因为对现今社会来讲实用性不大……我读乱世佳人,也是倾佩郝思嘉从一个奴隶主家庭的大家闺秀因为美国南北战争以南部邦联失败而导致家庭破败,一贫如洗,从一个只会如何跟年轻男子调情跳舞的女子到勇敢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不惧艰辛,几次从零开始,最终将财富重新抓到手中的女汉子。也许这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也是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读红楼梦了。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人物全系很好理清啊,有什么难的。第一辈人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这两个人是亲兄弟,名字偏旁部首都是三点水。第二辈人是宁国公贾代化,荣国公贾代善。贾代化是贾演之子,继承了贾演宁国公的爵位;贾代善是贾源之子,继承了贾源荣国公的爵位,他娶了史候的小姐,也就是贾母。这两人名字中都有一个代字。第三辈人是宁国府的贾敬,荣国府的贾赦,贾政,贾敏。贾敬是贾代化的儿子。贾赦是贾代善与贾母的大儿子,贾政是贾代善与贾母的二儿子,贾代善与贾母还有四个女儿,前三个早亡,小女儿叫贾敏。贾赦正室早亡,后续娶邢夫人为正室。贾赦与正室生贾琏,与小妾生贾迎春,与邢夫人无子。贾政娶了金陵王家的二小姐王夫人(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嫁入薛家,生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后纳了赵姨娘周姨娘。贾政与王夫人生子贾珠,贾宝玉,贾珠早亡;生女儿贾元春,后入宫为妃;与赵姨娘生子贾环,生女贾探春。贾敏嫁与姑苏巡盐御史林如海为妻,生女儿林黛玉。贾敬,贾赦,贾政,贾敏这四个人的名字偏旁部首都是反文旁。第四辈人是宁国府的贾珍,贾惜春。荣国府的贾珠,贾元春,贾琏,贾迎春,贾宝玉,贾探春,贾环。贾珍是贾敬的儿子,贾珍与正室生子贾蓉,正室早亡,续娶尤氏。贾惜春是贾敬的女儿。贾琏是贾赦的儿子,娶妻王熙凤,生女儿贾巧姐。贾珠是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子,早亡,娶李纨为妻,生子贾兰;贾宝玉是贾政与王夫人的二儿子,贾环是贾政与赵姨娘的儿子。除却三春,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环名字偏旁部首都是王字旁。第五辈人是宁国府的贾蓉,荣国府的贾兰,贾巧姐。贾蓉先娶妻子秦可卿,秦可卿死后续娶。除却贾巧姐,贾兰,贾蓉名字偏旁部首都是草字头。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第一次读红楼,是在六年级暑假。之前根本没机会接触,六年级暑假和我哥一起去一中书店,对红楼爱不释手。一会站着,一会蹲着,一上午读完了。后来又开始研究红学,迷上红楼诗词。也许冥冥之中自有缘分,晚自习时,一个人读葬花词,边读边落泪,一遍就过目不忘。其实孩子还是不要读红楼吧,要不像蒋方舟一样一鼓作气,年少成名,要不还是在合适的年纪读合适的书,早慧其实是件痛苦的事,伤春悲秋很折磨人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红楼虽写得生动,但声名如此之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鲜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让后人受益良多。所谓经典,也是一种情怀。正因为不出身在那个时代,才能反复琢磨,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