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三问红楼梦,可谒无处有还无>

MoMo 2021年5月27日21:13:13
评论
235

<中秋三问红楼梦,可谒无处有还无>
于书友中秋一问,今又闻听另二位书友私下之问,三问大致雷同,故不一一作答,以括成一段文字,诚为诸君而述,以怀衷肠!一问:从20岁的时候在大学课堂,亲眼看着,亲耳听着红学家周汝昌讲他的红学研究成果起,至今我也不能理解红学研究的意义何在?一本《红楼梦》养活了多少红学家呀!真的不理解。对此,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理解吗?二问:见您写的好好噢,不知道这红楼梦研究有什么意义,对现实又有什么帮助?三问:你这么一天一条,好似一条不归路,这石头记告诉我们什么,又有什么用?可以告诉我这对你意义有什么吗?答:若问此,若以诚而言,确会有些刺耳,有些扫兴,但于吾必以诚答之,诸君见谅!实话而言红学研究没有意义!若以人文动态领域而看,或许焦距准确些,红学研究确实没有现实意义,而荒诞的是:没有意义才有意义,有最高意义的东西往往没有现实意义!正如众多数学奇才,潜心多年研究费马大定理,或醉心于哥尼斯堡七桥算法亦同,又或诸辈大智仁人,费尽心思于禅宗究竟,或累修于佛学菩提亦是,还如如许艺术高士,为何要研究〈蒙娜丽莎〉微笑含意,为何深入不毛勘研敦煌飞天造像之源起,如此之诸等研究又有什么所谓意义!而此些人等,皆是丰神迥别而冠绝群伦,襟怀笔墨而愽古通今之人,皆是于无意义之间,而于智力之上与自己较劲之兴趣使然,红学研究亦是如此,谓之以自娱为目的之智力博弈。人是种很奇特之生灵,其愈缺少什么就愈向智力上去充盈什么。缺少金钱就去研究经济,缺少自信就去研究成功,红学研究之人亦是,正因为其并不感知其缺什么现实价值意义之物,但自之谓缺少觉悟,因自知自己悟性浅薄,故时常往来于《红楼梦》中众多维度,多个面象,各种可能之中去体悟填补,随而漩入其与之匹配之智力游戏其中。红学研究养不活什么人,至少养的不是很"活",如真正红学研究之人之智力结构,文字造诣,人文素养写一二本卖座之小说剧本,成功指南,鸡汤姘文恐非难事,又何必明珠暗投,于‘百年钻故纸’谓之自己‘何日出头时’,真正红学研究之人确无"出头之日"!常谓正于俗世功名利禄奔忙之人,不必以《红楼梦》为伴,因真的没时间陪之消耗殆尽余之不多之精力,文化是闲出来的,钱才是忙出来的,有时间应该花在现实上,争取自己之福祉才有意义!但善悟者又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人之生命真正之福祉,在于其了然自己,而非现世其他攒花簇锦之意义。故红学研究于现实意义,一无可用之处,而真正红学研究之人也因其毫无现实意义,也因其并不自认其有多么重要,才可平视世道人心,才可于举世惶惶之下,秦时明月,白云苍狗,不绝如缕!切记:有最高意义的东西往往没有现实意义。一个民族之中,那些关心一些最高意义的人,一定很少很少。但有没有这样的小小一部分人,这个民族和这民族的文化会有很大不同。而这些人的命运,应该被尊敬,同时被冷落。注:以上谓红学研究之人,指真正红学研究之人,而非以红学为名之沽客等等。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7日21:13: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727.html
《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是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 读书

《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是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把《石头记》改成了《红楼梦》,就是因为这支曲子。这支曲子不讲任何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