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MoMo 2021年5月27日21:34:521 757

还是选择了这本《红楼梦》。虽然这是一本必须全心全意不受打扰才能够看进心里去的书。
我对红楼梦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在小时候就被母亲潜移默化的看电视剧版红楼,到后面懂事之后自己借阅文字版,找很多有关于红楼梦的影视评论和纪录片,再到大学期间躲在寝室重新将电视剧版的翻出来看。但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看完电视剧和文字版的红楼梦
那么我还是想要耐心将这本书看完。可能会需要很多的时间,也可能我会受打扰看得囫囵吞枣,但是我没有看完,心里就总会有那么一些的遗憾感。
记得我以前将那本厚重的纸质书放在寝室床头,两年半了,似乎只看完了三分之一。今天的我,最终还是决定重新从第一个章节开始阅读,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偏完美主义或是什么。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五章,很喜欢。尤其是这段收尾,唱出了整本红楼梦的人物命运和整本书的悲惨结局。以前看着不明白这是对整本红楼梦和金陵十二钗的平生评价,现在再仔细斟酌一遍,特别有韵味。这个章节让我很想继续看下去,果然,我喜欢红楼梦是没错的选择。
发生了事情,现在已经被得到解决。感觉自己特别沉不住气,很多事情事后才有告知别人的后悔。不过也确实,在不知道进展和结果的情况下,还有谁能够泰然自若,除非满不在乎。
被他人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分析吓到,在还没有要求被实地考察信息,就先堪忧一阵,其实这样也不好,很多事情还是要加入自己的判断。不过,不在自己知会范围外的问题,局外人确实束手无策。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最好的结果。拿您的话说,这就是上帝的安排,上帝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其实我打心底特别开心,只是在松了这口气之余,感到一丝丝心痛和惋惜,不为别的,只有我在意的您自己。希望在这之后,您能够发现并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这其中幸福快乐。
看了一周,才看到六百页,全本可是有两千九百多页呀,看来可要一大段时光了呢。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惊叹于曹雪芹的文笔,对他心悦诚服。我在看文字版红楼梦的同时也在看影视版,当然,看的那肯定是87版本的了。新版红楼梦我没有看过也没有兴趣,不是我针对他,只是觉得,那样的人物造型,让整部红楼梦有点变味了。
果然红楼梦一定是要看完文字版,里面有很多的隐喻,暗示,伏笔和细节,都是影视版里面没有展现出来的。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已矣;既你我为知已,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这段话讲出了林黛玉对于宝玉的所有心意。觉得很好,所以复制下来了。
任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争什么,我只做好我自己,问心无愧,心安理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慰藉,管他有什么不同,总之,人们都会分析,都会看,谁对谁错,心里自有定夺。
曾国藩说,社会大乱前必有三种前兆:
1.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
2.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
3.问题到了严重的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
是因为突然接触了解到的一些东西才无意中看到这段话。心中有很多种矛盾和想法,但无从达。
我管不了别人的伴侣,但是我希望我自己以及我的爱人可以洁身自好,不去沾染那些败坏的社会风气。我可以放弃很多因此可以得到的东西,也坚决不能放弃最后的道德底线。
看了近一个月,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坚持阅读一本书。看到了第七十六回,心里很难受。一则这一回说的是贾府最后一次过中秋团圆,只有贾母和探春扛着,其余的人都渐渐散去了。看到这句话,莫名的心里咯噔一下,想到后面这个大家庭慢慢的走向衰败,就很不舍。想赶快看完这结局,却又怕自己不敢面对那些辛酸。二则八十回之后就是高鹗续写的了,对曹雪芹的文笔有点不舍。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看不上高鹗的文笔,而是觉得,曹公没有把整部红楼梦亲自写完,很遗憾。我不能够知道那些结局中的细节是否是曹公所想要达的,也不能够知道曹公本想给大观园一个怎样的结果。
看八十一回了,超级遗憾,感觉高鹗和曹雪芹完全不是一个笔风。曹公的文字简洁而不拖沓,而高兄写的却有点儿偏口语化,让我觉得很不正宗。突然间有种看红楼梦好似在看小说的感觉。确实,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但我却一直将其奉为文学,唯恐小说二字降低了它的韵味。
忍不住又来吐槽高鹗了。真真是不喜欢他续的石头记。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去偏见他,毕竟我是写不出红楼续集的。只不过,他写的续章,我实在是无法投入其中阅读。里面能够推敲的细节少了很多,词藻也没有曹公写的细腻华丽,甚至人物性格也大有周转。尤其是宝玉黛玉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以前带给我的感觉了,甚至于他们之间的接触和对话也少了。更不用说里面已经没有了诗词古文。里面很多人物就这样被一笔带过,甚至出现的新人物取名也只是张三李四之类。感觉高鹗是为了续写出结局而写红楼梦,我是想真真看红楼梦的结局的,可惜给我这样一个续集,让我很遗憾很不甘心。想来只能从影视版红楼梦中找出点感觉。影视版我还没有追到八十回之后,希望影视版的在这些内容上不会被笔风所影响。
经过这几个月,如今已经阅读到贾府被抄家的地步了。感觉很突然,虽然文章一直在写贾府慢慢变得萧条,其中之前就有很多的暗示,况且我也知道红楼梦的结尾就是他们的败落。但是,还是觉得很突然,甚至还有一些不舍。
看了这么久的红楼梦,我已对这个大家庭萌生出些许感情,看到他们就这样走向衰败,最终大家陆续逝去,草草收场,还是很心疼的。
红楼梦抄家之后陆陆续续的去世了很多人。感觉财产就是这样用于办后事而慢慢用尽的。想想最开始秦可卿的后事,再对此老太太和凤姐的后事,一个浩浩荡荡,另一个处处节约,甚至乎贾母一生存下的体己都至于被盗。文章越看到后面越寂寥。
终于,看到最后一章了。幸而影视版的在后四十回有所改动,改的比高鹗续写的内容要完善得体的多,弥补了我对曹公未完成红楼梦的遗憾之情。但是文字版的红楼结尾就让我有点追摸不透了,结尾是略为美好的,况且还有没有结局的感觉。看到最后一章节,不知道他会怎样在这短短数十页给红楼一个结局。写得有点过于匆忙,给我一种草草收尾的感觉。相对于文字版红楼的结局,果然我还是比较偏向于影视版,尽管影视版的会更加苍凉些,但这却是曹公写红楼梦的初衷。
对于红楼梦,我很感动,很敬佩,很欣赏。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阅读时间:57时27分。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7日21:34: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7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上官海棠 上官海棠 9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