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完《红楼梦》这篇长篇巨著,以前通过戏剧,电影,电视等只知道《红楼梦》中一些片段,这次是完整地看完,对文中一些不明白字句通过百度也大致了解,包括贾府的人物关系等,越看到后面,越对曹雪芹的文采钦佩外,同时对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究竟是谁产生了兴趣,因为《红楼梦》本身是一部家史性的自传体小说,大部分的人认为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曹雪芹的影子,个人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兰才是真正的曹雪芹本人。
百度曹雪芹的生平简介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人。祖籍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祖先原为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
曹雪芹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进攻下辽阳时归附的。曹振彦在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平姜壤之叛的战争中立过功,历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曹振彦之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皇帝的保姆。康熙二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前后共21年,最后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曹玺死后,康熙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有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曹寅和康熙自幼便有深厚的友谊,康熙五岁受书时,曹寅就是伴读,后曹寅又选授銮仪卫事,侍康熙左右,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曹寅一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
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职期间内,可见当时曹家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帝关系之亲密。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诗善文,兼擅词曲,又是个有名的藏书家,曾主持《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良好作用。曹寅死后,康熙命他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曹颙上任后三年后病故。康熙有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共60余年。
曹雪芹说是曹颙的遗腹子
……
曹雪芹的祖父是曹寅,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而曹雪芹的父亲在曹雪芹未出生时就离开人世,这些就足够说明贾兰的身世与曹雪芹吻合。
许多人认为曹雪芹是贾宝玉这个人物,主要是说明曹雪芹的才气与贾宝玉很相似,其实,贾兰的文采也非常不错,并且上学的时间比宝玉还多,在78回就写到:“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注意,在此处说明贾兰十三岁,贾府在此时已呈现衰败状态,而贾宝玉此时已经十六七岁,而曹雪芹在十三岁时家道也开始衰败。又是非常吻合。
在119回,宝玉中举人第七名,贾兰中举为一百三十名,说明才气也不错,只是没有宝玉灵气。
《红楼梦》贾兰的母亲是李纨,而李纨在姐妹中是最大的,同时也是诗社创办人之一,自然而已,贾兰耳濡目染,对叔叔阿姨们的诗社所作的诗词会有所得知,这给曹雪芹后来写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
其实仔细阅读,真会觉得贾兰这个公子哥就是曹雪芹的身世……
再说王熙凤这个人物,大部分人认为她非常有管理才华,前面几十回中,看起来王熙凤非常有管理能力,当时在那个有钱的家庭,稍微精明点都能管理好,可惜王熙凤只是一味地讨好老太太及太太们加上私心太重,太贪,最后造成管理出漏洞,入不敷出,人员管理不善等,贾家败落王熙凤有很大的管理责任,反而探春有非常的管理才干,可惜在当时的社会,姑娘终究是拨出去的水……
贾家败落也说明在贾政这代就没有很好地形成梯队建设
……
太多感悟
真是一部好书
其实仔细阅读,真会觉得贾兰这个公子哥就是曹雪芹的身世……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