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读这本书,没有象今天读来感受到那种阔大纵横和波澜深远。政治与权利的争夺如此深厚地翻腾着社会直到最边缘基础的人和他们的生命。每一个被裹胁到其中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被由许多偶然因素构成的必然的命运所支配,走向终点,看不出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朽的,却能够察觉到在有限的时间里有一些执念和认知会把人引向一个方向。此党与彼党,此朝与彼朝,如流云覆上来再拂去,人的生活总仰赖于一些显示出秩范规整的意义的内在伦理来指引,而这才是社会赖以维持的根本,所以才有白嘉轩如大地一样的存在。而朱先生的寓意,是儒家思想在宗法社会里的典范,它维持着这个族群的基本价值观和根本思想,朱先生与白嘉轩共成表里,构成社会的根基。
忠实先生写兆鹏、白灵,也写了兆海、孝文,更有黑娃和小娥这一双社会中的跳跃因素,人物的命运转圜匪夷所思,虚写了信念坚定的兆鹏,实写了际遇多端的孝文,更将黑娃的死写进了孝文的顶峰时刻,白鹿两家的生息繁衍阴差阳错极其诡异,没有赢家也不能说谁是输家,命运的垂青与弃绝总在每个变幻中说不定改换了方向。而人,掌握不了大势的方向,惟看自己一生坚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自己必须接受自己的坚持所带来的结果。白嘉轩是这样,兆鹏也是这样,鹿子霖也是,黑娃也一直在挣扎着坚持,他们的轨迹绝无可预测和推演的可能。作为平民百姓,如风中青萍,若无可依托之物便随风飘摇,而那可依托之物,在白嘉轩是耕读世家的勤谨与宽厚;在朱先生是正直与道德,在黑娃是未泯的善良和强烈的自我主宰意识;在鹿子霖是无比灵活的生活姿态与投机;每个人的个性写出了他们的命运。
陈忠实先生写这本书一定很痛苦也很通透。他写了崩塌,写了毁灭,唯独没有写出新生。
因为他活得不够长,看不到历史巨大的身躯转向之后展示出来的可能——对于一个人来说,社会形态的毁灭与重建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社会形态的毁灭与重建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