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看书多而看电视剧少的我,是突然发现看书友们都在看《白鹿原》而抱着好奇之心来读读看的,一读就停不下来,手不释“机”了,而后才得知火的原因是因为改编的电视剧而被禁播过。
一开始看到白嘉轩娶过七个老婆,我还以为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原著小说《妻妾成群》写后宫内斗呢,然后看着老婆一个又一个死,离第七个数越来越近,我就开始纳闷儿,都死了谁和谁斗呢?
等只有仙草一颗独苗我知道我猜错了,前面都只是序曲,好戏这才开始,人们也都随着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鲜活了起来。然后,我便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与主角们起喜怒哀惧,似乎自己也穿越到那书中的年代。偶尔看看别人写的想法与观点一致和不同的交流,更是别有一番乐趣!
白嘉轩做为族长,除换地与种烟土两事,其余事基本上皆受书中人和读者们的拥戴,他是儒家思想中真正能做到君子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他严守清规戒律,也希望整个白鹿原都遵守,但是他忽略了人性,不是每个人都能修到他这样的境界,所以他无欲则刚,但那些对自己不以君子为标准的人们做起来就难了,所以他大儿子孝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做不到,而被他赶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去了。他是很好的旧制度继承者,所做的在当时看来都是正确的,都是维护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都无可厚非。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他的行为有很多不应该,如用对犯错者使用酷刑,干涉别人性与婚姻选择自由等等。
鹿子霖从小背负着祖先的遗训,自然处处要强,希望胜过别人,白嘉轩自然成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当他无望实现祖训,所做所为,很多便为了战胜这个对手,而得到一些心理安慰,可惜他不知道真正要战胜的是自己的心魔。
朱先生是本书刻画出近神的人,不亚于三国里的诸葛亮,但更难得的是,他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只尽一个文人的力量为家乡做点实事,这种精神有道家的超然又是儒家的为民思想,中国确实应该有更多这样的文人,我想作者在写朱先生的时候也许也将自己魂穿进去,借他的形象说出自己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吧。
鹿兆鹏一开始看上去没有个性,只是在拒婚事件上显示出其倔犟、叛逆又懦弱、屈服的一面,然后又“不负责任”地跑了,读者们都站在冷家大小姐可怜的角度对他诟病,我开始也是,毕竟她妻子是无辜的,但看到他原来是为了反抗这种婚姻制度时,虽然同情他老婆的心仍然有,却对他开始另眼相看赞叹起来,一个生于这样的家庭,却孕育出独立的人格思想,这是多么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当然,他也是凡人,有着自己的认知缺陷,在让黑娃搞农协时,他没有考虑到后果,给黑娃和家族带来搅起一阵波澜,也让黑娃三十六兄弟等一些人和家庭发生了命运的转折,也间接导致小娥命运的悲剧,这是不应该的,当然这样的错误在后来别人又犯了很多次,他的错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了。
兆海由共改国,导致与白灵分道扬镳,想抗日却又在进攻红军时而死,发誓终身不许却又娶了个外形上与白灵长得像的陌生女人,这一切都有点讽刺,也许是那个社个时代很多人以为是掌握命运,却被命运的大手推着走的真实写照,在个体生命得不到充分尊重的年代,理想有时终究要输给现实。
白灵可以看得出是作者喜爱的一个人物,同样是为而奋斗,但作者仍然“无情”地将他牺牲,这种将美好的东西牺牲掉的写法更是对那个特殊岁月特殊事件的鞭打,错误既然已经不能撤回,那就应该被惦记和警省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黑娃就像弗洛伊德的本我,他不喜欢白族长立下的条条框框,他渴望自由,所以他可以违反当时一切世俗和小娥在一起,后来的农协运动,和学生性质一样,代表一些没有形成稳定的三观的的人容易被人带动,当然根据《乌合之众》来说,群体常常都是没有理智的。黑娃不忘兆鹏的知遇之恩,也是他能一步步回归自我的原因之一,但这也是导致他最终的悲剧,他不屑于像二营长的解甲归田(当也未必有好结果),也对残酷的政治斗争没有敏感性,觉得自己成了好人看周围人也都是好人,这才成为别人成功之路上的阶下囚。
其他人物就不多说了,好的作品就是像一面照人性的镜子,同一个作品每个人都看到的都不同,有的角色我喜欢但有的书友讨厌,有的角色我不喜欢但有的书友很喜欢,也有共同喜欢与共同讨厌的人物,这都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为此争辩,就像那个为金牌还是银牌而争吵的两个人一样,任何一种观点都只是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就像我自己的也是,也带着我有限的认知。
感谢作家陈忠实为我们展现这场特殊的历史时期演绎的恢宏的故事!
2021年5月28日 上午8:37 1F
楼主看的好透彻,这两个大家族,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人性,风雨共进的时候最后还是还是抵不住现实~被抛弃的黑娃…黑娃还是我觉得不错的角色,迷途中找到自己…
每个角色每个阶段的处理方式就是我们身边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的人性,太真实了!就算不是现代但是露骨!我最喜欢的一个隐含的点就是白嘉轩对于鹿家的轻视!
看书时记忆最深的白嘉轩的儿子。和田小娥。孝文离家出走,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跟难民挤着抢粥喝,被一大堆人嘲讽他这个曾经的大公子,看着真心酸啊。回去后与田小娥住在村口的小破屋里成天抽大烟,抽到出现幻觉。唉。。这样一个人就这样消消地没了。后来田小娥好像也死了,发臭了才被发现。
不知道记忆是不是这样子的,读了几年了。现在想起情节有些模糊了。记错了道友们莫怪我哈[撇嘴]
啥啊,今年的白鹿原电视剧根本没被禁,你见过只禁了一个月的电视剧吗?当时是人民的名义收视率太高,电视台担心投资巨大的白鹿原赔本决定回避人民的名义临时调档的,虽然现在中国影视审查制度让人颇有微词,但热爱读书的你你能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吗?
都是先看的电视才去看的书?跟书比起来,电视拍的还是差的远,小说完全可以拍出一个规模宏大的超过《飘》的电影或电视,或许若干年以后能拍出更好版本的电视剧,目前这个还是差了点意思
假如是奔着这本书去看那个地方,那就去下无妨,感受下身体于灵魂的深处吻合。西安南郊坐去蓝田的中巴,下车做个摩的去影视城,上面就是以前的原,面对山门靠大路的左手边,有一家大的农家乐,饭菜可口,老板是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她家的锅盔辣子相当地道,
最近终于抽出时间读了下白鹿原,目前才读到第五章,慢慢地被书中的人物,情节吸引而停不下来!再看到你的读后感想,真心觉得你很认真地看完了《白鹿原》,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去剖析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以及由这种性格导致的命运,书评很有深度![玫瑰]
我看这本书快半年了,白天忙,睡前看看,用”恢宏”二字形容本书不为过,政治、经济、世界格局丶文化更替、撞击、冲突的大背景下,一片秦川史诗跃然于白鹿原上,白嘉轩的正统、朱先生的豁达、鹿兆鹏的时代文化、百灵的时代激情、黑娃的底层叛逆、田小娥的时代冲突形象,可以说整部巨作,都冲满个人性和文化冲突,感觉推开了一扇窗,窥看了那一段恢宏、平常、而又羞怯的历史。
这书上学的时候看过,很震撼中国还有这样的书,当然曾被禁过~后来电影拍出来赶紧去看了,发现完全跑偏了,与作者想表达的相去甚远,那么好的一本书却被电影拍成情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