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曲线----读《白鹿原》有感
最近在看了一本陈忠实老先生的《白鹿原》,由于本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电视剧《白鹿原》被停播后我就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剧情使得这部电视剧被扼杀在萌芽中。
我一直都在对自己的写作方式进行修改完善,甚至在对写作充满迷茫的情况下,我也不曾放弃,因为我想我不能放弃自己发达的头脑,我要把头脑中的知识用我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朋友。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我想小说之所以被人们轻易阅读他的更可贵之处在于小说反应着我们的亲身经历,小说就在我们的身边。与其说小说是民族史诗,不如说是民族长卷或是百年长卷,他用故事本身和叙述的内容来向世人传播其内在灵魂,我们或是观看或是品读但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交融。
陈忠实老先生笔下的《白鹿原》所展现的不仅是个人命运悲剧而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悲剧!一方面从政权的角度看不论国共两党的政权如何更替,都没有改变农村的现状。贫苦百姓依然在饥荒、病痛、迷信中痛苦挣扎。另一方面从人性方面所展现的是人们对欲望的切齿、禁锢,在封建礼教面前更多的是宗族观念,而简单地追求爱情在当时被奉为“异端”。从人物出发揭露各个阶层的悲剧,展现了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碰撞中的恢弘画面。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情的真谛
《白鹿原》这本书也可以称为《田小娥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小说中田小娥是在封建礼教下受冤屈最深的人。她本一平凡女子,有自己的爱情,嫁给一个不举的人做姨太太已经摧毁了一个女人对于追求“性”福的权利,但是封建社会是男性社会,女人遵循的是“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追求幸福是不被允许的。而就是这样的社会致使了一个女子在追求爱情之路的艰辛与坎坷。她的幸福不被允许甚至被称为“婊子”,她与黑娃成婚后却不能进入祠堂而作为族长的白嘉轩娶了七房太太此人都能进祠堂而作为追求幸福的田小娥黑娃却不被允许,是不是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白嘉轩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他不信奉爱情是天底下最真实的存在而把爱情视为人性之性欲。而作为政权的代表人物鹿子霖利用田小娥的无依无靠对田小娥进行人身占有更加说明了在权力面前爱情的脆弱性,田小娥并非是人们眼中的婊子而是在封建社会面前不得不低头的人,身为美丽的弱女子她没有高贵的社会地位没有无上的权利,而美貌只能成为她生存的法宝。田小娥与白嘉轩、鹿子霖之间的阶级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在封建礼教面前一个自由无束缚的爱情是不被承认的。
什么是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的爱情观是没有定义的,我更加信奉的是缘来时及时抓住,缘去时及时放手,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田小娥苦命的女子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出卖了自己的爱情,因为她已不再相信爱情。白嘉轩封建人物的代表没有爱情,只有作为家族族长的荣誉感,他对鹿子霖(死对手)仁义,对白孝文宽恕,对鹿三主仆情份,对白灵以悔恨唯独对田小娥以怨恨,不惜镇压小娥的灵魂给以永不超生的惩罚。白嘉轩没错,田小娥也没有错,错在了封建制度下人们思想的弊端对于人性欲望的禁锢。
爱情的真谛是什么? 当你体验到爱情时你会发现给你全世界而你的眼里只有他。
明里暗里的朋友
白嘉轩与鹿子霖同为封建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价值观相近但也不失明争暗斗。白嘉轩作为族长对任何人都尽心尽力,谨小慎微。但是他也不是圣人他有自己的私心。年轻时白嘉轩曾做下一个梦,梦中白鹿停留在鹿子霖家的地上,白鹿象征着福份,他把这个幸运的梦深藏在内心深处开始了他为自己家族某福利的手段。鹿子霖政权的代表者,人性欲望的发泄者,身为滑稽人物的他对权利充满渴望,在权利的庇护下他成为肉欲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心里权利比烟瘾还难戒,因为权利给他带来的更多的便利之处。白嘉轩之于鹿子霖是奋斗的动力,一个自己一定要比得上风光的人,在相互的对比中他迷失了自己,最后疯癫而死。鹿子霖之于白嘉轩是竞争对手、愧疚的存在,在于子女方面他为自己有三儿一女而私下兴奋,对于自己幸运的梦给自己家族带来无限的光荣所愧疚,如果没有当初的梦鹿子霖的结局就会是白嘉轩的。他们明里是两家族的代表共同致力于白鹿原的安宁与和平,而在暗里他们却做着互相拆房、互相嫌弃、甚至互相嘲笑的行为。他们之间没有谁对谁错,在封建社会中没有不为自己着想的人,谁能达到脱俗呢?
国共两党都打着为人民某福利的旗帜,但在明里两党相互合作共同抵抗内忧外患的局面,但是在暗里却做着相互打击,必须分出高低贵贱的事。国共两党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在人们追求安乐时出现了不同的需求,而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我不愿意抱怨两党的不合理性,我更愿意说只要能够给广大人民来带幸福的政权就是好政权。我想避免上世纪发生的悲剧再次发生,发挥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保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应达成共识---我们不需要革命我们要改革。在深入改革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因此我们要学会给我们的晚辈思想启蒙,开启民智,推进民主法制促改革。
亲爱的孩子,不要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你要相信你现在所过着的生活正是许多人所向往的。
上帝给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我们不同的命运。
白嘉轩:封建思想的代表者,他位高权重,声望颇高,做人谨小慎微,做事刚正不阿,对人有情有义宽容大度。可以称为仁义的代表者。他的命运多舛但他依然坚强面对不曾向谁抱怨过,给人的更多的安全的庇护。
鹿子霖:封建政权的代表者,善于算计,对权利充满渴望,对性欲不遮不掩,设计田小娥引诱白小文趁机买下白家房屋。但他也不乏真正的情意。可以称为奸。
朱先生: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问青天拥有文人的儒雅智慧,文人没有的勇气,白嘉轩背后的诸葛亮,白鹿原上的白鹿。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他对未来最好的诠释。
黑娃:柏杨先生说过中国人一方面是绝对自卑,另一方面绝对自傲就是没有自尊,在黑娃身上就有体现。但我喜欢黑娃的强烈自尊心,一个拥有着知错能改的自尊心。他在自己做错事是能够浪子回头,在自己才疏学浅时肯虚心求学,在爱情面前忠贞不二。我喜欢黑娃的角色敢爱敢恨敢于为爱冲破封建思想。
鹿兆海:为爱情放弃最初的信仰,虽然最终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他在自己不能得到白灵的爱时选择等待与不会去爱,他说:“如果有一天你嫁人了我将终生不娶”。我很感动。
是造化弄人吗?白嘉轩的仁,朱先生的知,冷先生的义,鹿子霖的奸,鹿三的忠,黑娃的叛逆,田小娥的追求幸福,鹿兆鹏的爱国情怀,鹿兆海的默默等候,白灵的激进,白孝文的内心释放。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命运,他们的命运不平坦反而更加的坎坷。
当今的我们现在干什么呢?爱国情怀还在吗?还是自我反省吧!于我,生活不要过得太安逸,那样会让我迷失自己。
我想《白鹿原》之所以能获得茅盾文学奖,之所以被广为传颂。并不仅仅是陈老的文笔有多高超,也不仅局限于故事的情节有多曲折。更在于陈老不夹杂个人感情,和盘托出的文学素养。革命初期,受封建蒙蔽农民的愚昧;没有知识来辨析的共产党有愚昧;仓皇而逃的国民党返乡后有残暴。而在陈忠实老先生的笔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可怜之人。不偏袒谁也不庇护谁,更多的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我想这或许就是一本文学巨作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想法,感受颇多就是很多的想法写不到纸上,内心很纠结,是该对自己进行反省的时候了,做一个爱国的人义不容辞吧!
2021年5月28日 上午8:54 1F
“”《白鹿原》之所以能获得茅盾文学奖,之所以被广为传颂。并不仅仅是陈老的文笔有多高超,也不仅局限于故事的情节有多曲折。更在于陈老不夹杂个人感情,和盘托出的文学素养。革命初期,受封建蒙蔽农民的愚昧;没有知识来辨析的共产党有愚昧;仓皇而逃的国民党返乡后有残暴。而在陈忠实老先生的笔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可怜之人。不偏袒谁也不庇护谁,更多的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我想这或许就是一本文学巨作应有的贡献。这段评的好。
我觉得你有点偏激了,她为什么不能追求更好的,泡阴枣,过的不如只狗,就像一个女的嫁给一个有家暴的死变态还不能反抗了?那么多长工她为啥只跟黑娃睡,他是爱黑娃所以跟了黑娃,哪怕黑娃一无所有,搁在现在这种女的绝版了,没车没房会跟你?当黑娃命悬一线的时候,她一个弱女子能想到什么办法,除了性这个工具能让她看到一丝救她男人的生机之外她有什么办法,就是个救黑娃和报复白嘉轩的工具。怎么不说祸害他的臭男人们?
2021年5月28日 上午8:54 2F
田小娥和黑娃之间的是爱情吗?你看的太美好了,这是一部田小娥的冤屈史,她哪里冤屈了,巴结上鹿子霖她冤了?她心甘情愿?她和鹿子霖在床上的时候有想过黑娃吗?她之后再也没有想起过,她也许是被逼嫁给了郭举人,可是我们就应该允许她先后和几个人乱搞,之后再给她定上个被逼无奈的标签吗?啊,我不得不这样做。啊,我知道你也没有办法,你说她冤屈,是不是代表在那样的境况下你也会那样做了呢,恕我不能苟同,再无耐也不能失了做人的底线,别惋惜什么女子无法获得爱情了,真正的现实就是田小娥无才无德,一开始没办法改变做小的命运,黑娃逃走后,为了苟且死皮赖脸的活下去,又和鹿子霖瞎搞上了,面对鹿子霖她有反抗吗?怒其不争,即使时势再不好,你也有机会做个安分的无德之人,说爱情,也得配的起你的才华,你的情怀,可田小娥她有吗?她哪冤屈了?
能用第三视角如此精准客观地评价,叹服[强]看到白灵与鹿兆鹏的选择篇章,心里着实难受,原本打算要放下了,因为每一个人物的似是而非一如现实缥缈虚无,现在想想或许这就是真实,没有彻底的真,只有真实活着的伪善、面具和人性;没有彻底的主义,只有真实存在的理想、情怀和利益。有白又有鹿,才懂真滋味,我继续,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