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上看到的乡土之根、白鹿精魂——读陈忠实先生《白鹿原》有感

MoMo 2021年5月28日11:16:23
评论
340


一本《白鹿原》看完,沉浸在三秦大地的欢喜笙歌中,不禁对陈老有一种顶礼膜拜,历史的画卷、跌宕的人生,恢弘的气魄,老辣的笔触,细致的刻画,沉郁的壮歌…。仿佛穷尽我所仅有的词汇也无法全面描摹这本书给我的直观感受。
陈老的笔触下,无论是两党之争的叙述,还是原上每位关键人物的描写,都是异常公正客观,没有太多倾向性与感情色彩。政党之间不偏不倚,没有一味的歌功颂德,没有一味的打压抹黑,只是把人物放在相对真实的历史中,按照性格主线发展着,让岁月流淌着。
原上的各色人物,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因果,没有绝对的好人与绝对的坏人,是文化、遗俗传承、家风家教等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人性在生命长河里的蜿蜒流逝。即使赞誉如白嘉轩读者也看到了其身上的些许不足;至于朱老先生衣钵的传承——黑娃,也是个回头的浪子,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往;至于所谓的“坏人”如小娥、如白孝文、如鹿子霖,我们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奈悲凉与脆弱无依,唏嘘感慨中居然也恨不起来;再如一般书籍中脸谱化的革命者,本书中也始终坚持革命理想的鹿兆鹏与白灵,我们却看到其更多人性的缺憾。这就是陈老的格局与功力,这就是真实的人性与人生。
不过,阖卷而思,陈老不仅是叙写了一段历史,不仅仅是生命的悲喜欢歌,这背后还蕴含着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乡土之根,一种白鹿精魂,那么其到底要反映的精神主旨是什么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私以为,陈老所要传达的乡土之根、白鹿精魂,首先是从朱先生身上体现的。在白鹿原最好的一位先生临终前,最后一次行走在三秦大地上,再一次品味了其自然山水,这里面就蕴含了精神主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中寓人性,挺拔巍然、敦厚坦荡,自信自尊,刚柔相济,是书中朱先生,白嘉轩以及后一代的黑娃等人的人格写照,是陈老心目中人格精神的追求,更是秦中文明精髓、千年文化传承的根基与魂魄所在。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也。中年之后,再品白鹿原,更被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所感,所思,所激发,并自省自警该当如何传承。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8日11:16: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86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