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要读,这就是和书的缘分,谢谢读书里爱书的小朋友送的这本《白鹿原》,让我感慨不已,惊喜不已,尽管我不能洞悉那些人斑驳的生活,隐藏积淀的人性,在文化和历史中来看待那些鲜活的生命,甚至我的语言太过贫乏,可是我今天就是想写些什么。
生活卑微,生命如芥的他们恰恰成了我们这些贫弱的空虚的没有方向感的生灵的榜样和祖先。他们虽然最终无法逃脱悲剧,但活得真实,生存对他们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并且在生存中也左右突围,在乱世和黑暗中寻找着人生的真谛和解放的出口。
最让我佩服的就是白嘉轩。他的文化程度我忘了,他是一个沉溺在农耕生活,但是还始终坚持着自己精神家园的人!他是一个地主,他娶过那么多房太太,他有长工,但是他又不是一个长工,同吃同劳作,你三伯是咱家里一口人啊……他死板,所以一生不会大富大贵,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和木匣子,当着族长,守卫着一原老少,他是先进的,所以他所恪守“耕读持家”,他送孩子上学。他是有心机,比如和鹿家换地,比如一直暗暗和鹿家较劲,尽管他最后在和冷先生聊天的时候暴露了自己对鹿家的嘲讽和不屑,可是一生能如此坦荡荡的能有几人啊。他的腰挺的太直了……所以,无论是战乱灾荒,政治风暴,风怎么搅雪,他屹立其中,镇定而又平和,在鹿子霖起起落落中,在县里领导更换中,他还是他,他的腰挺的直,所以他对黑娃,对小娥,对孝文能一视同仁,他的严厉正直,不徇私,不贪婪,让很多的人都很信服。很多的人都说白嘉轩这个人没有人情味,没有变通思变的思想,不敢尝试和接受的新的东西,总是拿一些迂腐的东西来让自己的后代走自己的道路。所以白灵和白孝文才走向另一面。
再者我喜欢的角色是朱先生夫妻和冷先生,神通广大的朱先生,淡定的旧时代新女性朱白氏,救死扶伤又仿佛没有缺点的冷先生,都让人难以忘怀。白鹿原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逃不过朱先生的眼睛,准确无误的预见未来给他披上了迷信与神学的色彩。他是旧知识分子的代表,也是神秘“先知”、中国博大文化的代表。淡定、自得,不掺和杂事却将大小杂事都预料的真真切切,每次出场都宛若仙人,虽是仙人仍然免不了俗,他对办学堂、救济灾民、投笔从戎保家卫国依然充满热情。不为五斗米折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贯穿全书的传奇色彩的人物。
鹿黑娃是我喜欢又心疼的人,他敢爱敢恨,敢打破枷锁,带回一个被视为婊子的媳妇,不准祭祖,父亲不认这样的儿子,可是他坚强的活着,他做过长工,当过土匪,闹过革命,当过国民党军官,小时不好好读书,最终成为可以一提的儒生。他爱小娥,从开始到后来,他恨白孝文和小娥偷奸,却不得不在白孝文拯救他后冰释,他敬重自己的父亲却被扫地出门,并且父亲强杀了自己带回来不被认可的媳妇,最后还不得不向父亲和族人祈求原谅自己以前的所为所做,他咽下了仇恨,却被白孝文这样的非君子人物算计而得到一颗子弹的馈赠。当然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他恩将仇报的对白嘉轩。
其实对于小娥,真的不想说什么,尽管她是全书最悲剧的一个,先前的地主丈夫在老婆的压制之下都不敢宠幸自己,还得为他们干着低三下四甚至变态的活儿,勇敢和黑娃大胆相爱潜逃,却逃不出世道鄙夷的眼光,恶俗的诋毁,甘心和黑娃在恶劣的情景下卑劣的生活,却还是逃不过小人的攻击,生活迫使她得和其他男人有奸情。她也希望自己能够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得到人的尊严。她不怕受苦,不怕贫穷,完全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的女人。可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是缺乏自我解放意识的,完全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当黑娃离她而去的不再回来的时候,她重新被抛入了孤苦无依的境地。她的美色招来了很多无赖好色之徒的骚扰。试想如果她没有做小妾,如果黑娃没有抛弃她,鹿子霖没有去招惹威胁她,孝文没有就范,小娥会是这样一个没有自尊到处留情出卖肉体的下贱的女人吗?可是她为什么能生活地那样无惧无畏,坦然自得呢?为什么她能在众人的鄙视和谩骂中还津津有味地生活着呢?当孝文真的对她好的时候,她表现的却是妻子般的温柔和体贴,这是她又一次重新开始人生的希望。可是孝文还是离开了。看到孝文落魄的样子,鹿三把所有的罪过都归结到了小娥的身上,在一个晚上竟然把小娥杀死了。小娥死都散发的恶臭,引起的瘟疫,鬼混附体都不是在告诉人们小娥的死是冤枉的吗?小娥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了,都不屈服,都在反抗着,争取着属于自己的尊严,但是最终还是被控制住了,被代表着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的白嘉轩给镇压住了,压子了塔下面。可是如果真的还有续写,她真的就这样被命运折服了吗?
每个人的命运都兜兜转转,人性与文化的碰撞,每个人的性格又那么有特点,三言两语说不尽,好像也道不清,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自己感悟,自己抒发自己的感触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