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查理任何时候都随身携带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上,他只要拿着书,就安之若素。
查理一旦确定了做一件事情,他可以去做一辈子。
比如,有人问查理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优秀的配偶。查理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她/他,因为优秀配偶都不是傻瓜。
他们在那里得到了正统的道德教育。老师们记得查理当年是个聪明的小孩,也表现得有点目中无人。他喜欢用通过阅读各种图书(尤其是传记)所获得的与日俱增的知识来质疑老师和同学们的世俗智慧。
看书,还有一种生吞活剥,就像下班后吃面包,差点噎死。
查理的双亲埃尔·芒格和弗罗伦斯·芒格夫妇鼓励阅读,圣诞节会给每个孩子送几本书当礼物;那些书通常在当天晚上就被狼吞虎咽地看完。
真的吗?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好好笑的场景。“ 当查理陷入沉思的时候,他往往对周遭的一切视若无睹,甚至会忽略社交礼仪。 ”
我曾经和查理去纽约市参加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董事会。我们走出该公司的大楼,站在人行道上,讨论早先会谈的结果。反正我认为我们当时正在交谈,突然间,我发现我自说自话有一会了。我四处张望查理,只见他爬上一辆出租车的后座,直接去机场了。没有道别,什么也没有。
说到好奇和专注,如果查理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他就会真的用心去钻研。我记得他在我们的事务所发表过三次演讲,说的是他在广泛的阅读中遇到的“已逝的伟人”: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西蒙·马克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在关于西蒙·马克斯(马莎百货的第二任掌门人)的演讲中那句画龙点睛的评语:“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当然,这也是查理一贯的生活方式。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一样看似独立存在的东西,我们将会发现它和宇宙间的其他一切都有联系。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能力会让你到达巅峰,但只有品德才能让你留在那里。”
如何获得幸福和成功如果你在生活中惟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避免染上艾滋病、在路口和火车抢道以及吸毒。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避免邪恶之人,尤其是那些性感诱人的异性。如果因为你的特立独行而在周围人中不受欢迎……那你就随他们去吧。
我假装在看书。
苏联工人的经典感叹:“他们假装给薪水,我们假装在工作。”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芒格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帕特森的口头禅是“寿衣没有口袋”,他和卡内基一样,在离开人世之前,把大量的财产都捐作善款了。帕特森的收款机对文明的贡献非常巨大,他在改善和推广收款机方面所做的工作也非常有效,所以他很可能配得起罗马诗人贺拉斯自撰的墓志铭:“我并没有彻底地死去。”
我同沃伦·巴菲特一起工作,分享对生活的观察已经几十年了,听到他不止一次明智地指出:“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
让我们以某些愚蠢的赌博投注为例。在买彩票时,如果号码是随机分配的,下的赌注就会比较少,而如果号码是玩家自己挑选的,下的赌注就会比较多。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这两种选号法中奖的概率几乎是完全相同的,玩家中奖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的。现代人本来不会买那么多彩票的,但国家彩票发行机构利用了人们对自选号码的非理性偏好,所以他们每次都很愚蠢地买了更多的彩票。
朱迪丝证明,年轻人最尊重的是他们的同龄人,而不是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年轻人的基因决定的。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与其教训子女,毋宁控制他们交往朋友的质量。后者是更明智的做法。
这是小长假看完的第一本,很早之前看了部分就停下来没看,我以为这本书很厚很厚,看不完,谁想到居然看完了。充满了智慧的一本书。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名人、大事件,但每次捕捉到主人公的语录和故事时,我会格外注意,反复体会,感觉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完全冲着主人公去看的这本书,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的,值得翻阅。
不久之前,下班路上,有些烦躁,遇到一个在地铁上阅读、高大的、可能是美国人,他把一张可能是机票的卡片插到胸前的口袋里,包放在椅子下面,就翘起二郎腿,打开一本特别厚的书看起来了。那时候我好像还在看这本书,就感觉书里的主人公跑出来了。下车时我差点错过。现在小长假结束了,看完七本,都不算长的书,没有特别的感受,不觉得收获,也没有觉得平静,有种还是这个第一本好看的感觉。每本书或多或少会教读者一些东西,如果暂时没吸收,留着以后遇到类似的再想起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