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不断学习、思考、实践、记录,涉猎广泛,思考深邃,决策冷静,令人钦佩。书籍满满干货,令人受益匪浅,但部分内容缺乏条理,重复啰嗦之处颇多。
以丰富的事例、鞭辟入里的推演,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人类误判心理、逆向思维,以及政府、企业管理中无所不在的代理问题与其中的道德陷阱问题,有很多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可行性非常高的建议。特别是人类误判心理学这一章,对一些犯错误倾向分析的很到位。
投资方面,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边界内等待为数不多的机会,并下重注。
一、思维方式
主要介绍了两种:
一是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在查理看来,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应该知道如何才能把一件事做失败。这段论述体现在“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这一讲中,查理强调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如何得到痛苦生活:①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②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③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④请忽略小时候人们告诉我的那个乡下人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通过反语的形式表达了:虔诚地做自己正在做的事、尽量从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要屡败屡战、谨记那个关于逆向思维的乡下人的故事,这四个观点。
二是多元思维:所谓多元思维,就是利用多重工具或知识模型,全方位、多维度、多视角去衡量或评判人、事或投资标的。在查理看来,世界复杂多变,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有限,必须使用多种跨学科的智慧,才可能获得接近客观的结论。人们应该借用来自多种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元思维模型大概有100种,其中包括“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和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等。从认知的角度看,查理尽力避免思维上的盲区和死角,挖掘出人类现存智慧的力量。
二、智慧品格
一个人即使知识渊博,但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不断学习,自我提高。要有把事情彻底弄清楚的欲望。他遇事喜欢穷根究底,无论该事跟他有密切关系与否。任何引起他注意的事情,他都想对其有更多的认识,更多的了解,弄清楚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如何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钻研一个问题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当查理陷入沉思的时候,他往往对周遭的一切视若无睹,甚至会忽略社交礼仪。在查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习惯和品格。
勤奋+学习+求知欲。查理说:“我不断发现,那些出人头地的人并不是最聪明的,有时甚至不是最勤奋的,可他们如同学习的机器。他们每晚上床睡觉时已经比当天起床时更聪明了些。这么做是有帮助的。当你给自己设定了长远的目标时,这种做法的帮助就特别大。”查理拥有海量的阅读量,被他的孩子取笑为“长着腿的书橱”,正是这种超强的学习能力,使得查理拥有异于常人的智慧和视野。
耐心。查理说,成功需要平静的耐心,在机会来临时有所作为并敢于决断。有些性格天生不适合投资,比如说急躁和过度担心。优秀的企业和风险收益比高的投资机会都不会很多,伟大的投资者都知道等待,如同杰出的猎手一样,只有等到猎物进入最佳距离内,才会出手攻击。本书中提到了优秀棒球手的案例,是同样的道理。
专注。有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回答是“专注”。对待任何事业,没有长时间的专注,便不可能领悟到成功的真谛。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能力范围,然后专注于这些领域。
诚实。查理说,“当然,要了解自己的动机是很难的。但我愿意相信,就算这种经营方式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许多经济上的好处,我们也会这样做好。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有机会证明这一点。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由于固守道德而赚到更多的钱。在我们看来,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对的。他并没有说诚实是最好的道德品质,他说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三、投资理念
查理认为: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性格、耐心和求知欲同样很重要。成功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性格——大多数人总是按捺不住,或者总是担心过度。成功意味着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够在你知道该采取行动时主动出击。光靠性格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还要善于抓住时机,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机会来临的次数不多,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在查理的投资原则检查清单中,有如下10项内容:
1、风险——所有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尤其是信用的风险)开始。
测算合适的安全边际;
避免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交易;
坚持为预定的风险要求合适的补偿;
永远记住通胀和利率的风险;
避免犯下大错,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
2、独立——“惟有在童话中,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穿衣服”。
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需要独立思考;
记住,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同意你还是反对你——惟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只取得中等的业绩)。
3、准备——“惟一获胜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并希望拥有一点洞察力。”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
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
熟练掌握各大学科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想要变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4、谦虚——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只在自己明确界定的能力圈内行事;
辨认和核查否定性的证据;
抵制追求虚假的精确和错误的确定性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理解复利的魔力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许多事的核心和灵魂。”
5、严格分析——使用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检查清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疏忽。
区分价值和价格、过程和行动、财富和规模;
记住浅显的好过掌握深奥的;
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
考虑总体的风险和收益,永远关注潜在的二阶效应和更高层次的影响;
要超前想、往后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6、配置——正确地配置资本是投资者最重要的工作。
记住,最好的用途总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来的(机会成本);
好主意特别少——当时机对你有利时,狠狠地下注吧(配置资本);
别“爱上”投资项目——要依情况而定,照机会而行。
7、耐心——克制人类天生爱行动的偏好。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
避免多余的交易税和摩擦成本,永远别为了行动而行动;
幸运来临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因为你活在过程当中;
8、决心——当合适的时机出现时,要坚决地采取行动。
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机会来临的次数不多,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
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投资就是这样的游戏。
9、改变——在生活中要学会改变和接受无法消除的复杂性。
认识和适应你身边的世界的真实本质,别指望它来适应你;
不断地挑战和主动地修正你“最爱的观念”;
正视现实,即使你并不喜欢它——尤其当你不喜欢它的时候;
10、专注——别把事搞复杂,记住你原来要做的事。
记住,声誉和正直是你最有价值的财产——而且能够在瞬间化为乌有;
别因为过度关心细节而忽略了显而易见的东西;
千万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直面你的大问题,别把它们藏起来。
拥有常识不但意味着有能力辨认智慧,也意味着有能力拒绝愚蠢。如果排除了许多事情,你就不会把自己搞得一团糟。你必须拥有一种能够掌握思想和做合理事情的性格。大多数人无法掌握正确的思想,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它们。
年轻人最尊重的是他们的同龄人,而不是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年轻人的基因决定的。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与其教训子女,毋宁控制他们交往朋友的质量。后者是更明智的做法。
要找比你更聪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后,请他别炫耀他比你高明,这样你就能够因为许多源自他的想法和建议的成就而得到赞扬。你要找这样的合伙人,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亮,也不会生你的气。他还应该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会投入自己的钱并努力为你工作而不计报酬。最后,这位伙伴还会在漫漫长路上结伴同游时能不断地给你带来快乐。
心理学的概论课程完全没有提到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及其对策,尽管世界各地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早就出色地描绘了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尽管企业界早就有了应付这种偏见的对策。那些站在雇主的立场考虑问题的经济学家早就为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所产生的后果取了一个名字:“代理成本”。
“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爱因斯坦说得更好,他把他那些成功的理论归功于“好奇、专注、毅力和自省”。他说的自省就是摧毁你们自己最热爱、最辛苦才得到的观念。如果你们确实能够善于摧毁你们自己的错误观念,那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说过的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这个人改变了他的愚蠢观点,是因为再不改的话,他就要吃亏了。现在我想,更多的人倾向于我们的看法,那种认为市场完美无瑕的思想是愚蠢的。
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聪明人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