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好书,读晚了

No.20200031、《三国演义》是演义体,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上了作者个人的想象与发挥,自然也会有作者个人的偏好。所以,需要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史实,就必须再多看一些三国时期的正史。历史是人编的,理论上不...
阅读全文
读书

曾经囫囵吞枣地读过

这本书是听李庆丰老师讲的,曾经囫囵吞枣地读过,也知道一些精彩条段,总觉得断章取义。用了三月多时光细听李老师讲完后,感触多多。第一,有理想才会有奋斗。卖草鞋的刘备、小小校尉曹操、继承兄业的孙权都怀有一统...
阅读全文
读书

曹操和诸葛亮费了老劲都想要的东西

名著就是名著。过去的了解还是不够透彻,这次又耗时一个多月认真的又拜读了一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程度的多一次新的理解。年龄不断地增长,理解的意义可能更不相同。这次感受最深的是不管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能意...
阅读全文
读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阅读全文
读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讲什么,各有各的看法,大同小异。吾之拙见:三国演义就是在讲“势”,势分大小。汉代末年,刘家势尽,朝政无纲,礼崩乐坏,民不聊生,这是大势,一个王朝走到了自己的尽头,需要有人重振她或者取代她。黄巾...
阅读全文
读书

三国最无为的诸葛瑾

  演义中的说客,有说成的,有说不成的,但要评最无功而返的,则非诸葛瑾莫属了。纵观演义,诸葛瑾共做了三次说客,屡屡碰壁,一次不成,甚至被赶得“抱头鼠窜”之时亦有,如此百分之百的失败率,让人不能不叹。 ...
阅读全文
读书

祢衡比孔融还要倒霉

一直觉得三国演义里孔融就一倒霉孩子,一肚皮仁义正气,却归于曹操,归于曹之后若只做个“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闲散太守也就罢了,却还偏偏积极参与政事,时时进言进谏,最后交代了自己的性命不说,在这之前还...
阅读全文
读书

从三国演义看吴国特种部队

读三国中,渐渐发现鼎足三方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皆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往往这些优势在战场和复杂的局势斗争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试归纳之。     三国中皆有一些将领,勇悍绝伦,如关羽、赵云、甘...
阅读全文
读书

从三国演绎看蜀国的情报系统

读《三国演义》,时常惊叹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可是细想来,这一次次成功谋划出奇制胜的背后,一定有一些隐性线索的存在,恰如冰山,我们见其一角,便会忍不住思索其海面下的部分,那诸葛海面下的那部份是...
阅读全文
读书

绝代英雄,世人都误会了他曹操

看《三国演义》看的多了,如果没有看过史书,难免会出现对于小说和史实分不清,导致看《三国演义》的跟《三国志》的互相争辩的面红耳赤,这种现象不是在现在有,经过小说,戏曲,传说等演绎的三国历史脍炙人口,从古...
阅读全文
读书

三国里最震撼你的一个人是谁?

一 三国这个IP随着《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又火了一把,每当谈论三国时,每个人都能曹操,刘备,孙权的来一段,但是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三国,每个人都有对三国特殊的理解,无论事件还是人物。 很早以前...
阅读全文
读书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南华老仙对张角语   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语   3、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
阅读全文